脑卒中真的很可怕,从来没有哪一种疾病像它一样,瞬间让你成为一个废人:口歪眼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床......
即便它那么可怕,仍然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的了解它,对它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得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事,我不会得。
很多人认为,脑卒中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我年轻力状,血压也不高,每年都体检,祖上也没有这种病,所以卒中和我无关。
殊不知,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可能遭遇卒中,
每2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
每6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
每6秒,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所以说,人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卒中的利剑。
中国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比美国白人早10年,其中1/5患者小于45岁。
误区二:脑血管检查正常,就不会患脑血管病。
有很多人有疑问,血管正常,怎么还会患脑血管病?
专家提醒:血管检查正常,还是需要留心脑血管病。
因为脑血管病,血管因素只是原因之一。比如,有统计显示,1/5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于心脏,比如房颤。
误区三:过分相信有些食物或运动是预防卒中的灵丹妙药。
很多人相信吃某些食物,如卵磷脂、三七、保健茶等,或者每天走1万步,能够预防卒中。这些真的能预防卒中吗?
其实,规律的生活、合理健康的饮食胜过于上面说的保健的食物、运动。没有哪一种食物就能预防卒中,吃特定的食物,还不如合理搭配饮食,多食新鲜瓜果蔬菜对人体有益。对于运动来说,也是因人而异,没必要追求必须走1万步,剧烈的活动,因为剧烈的活动会增加脑出血的几率。另外,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最适合运动的时候不是清晨,而是傍晚。
误区四: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脑卒中,我只要吃阿司匹林就好了。
临床大夫推荐的阿司匹林,肯定是因人而异,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而且,阿司匹林只是卒中防控之中的一环,尽管阿司匹林很重要,但也别忘了遵嘱服用其他降压、降糖、降脂的药物。
误区五:是药三分毒,还是保健品靠谱。
保健品的安全性没有接受科学评价,有确切疗效的一定不是保健品。而且保健品很贵,破了财不一定能消灾,还可能贻误病情。
误区六:输液比吃药有效。
很多老年人认为,输液有效,认为每年输输液,能够疏通血管,预防卒中。其实,真正正确的预防是长期规律口服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而且,输液与疏通血管之间不能划等号。
误区七:我病好了,就不需要吃药了。
很多患者说,我病都好了,还需要继续吃药?
当然要。中风的复发率很高,5年复发率是30%,1/3的人因复发而再次住院。做过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的人,得分越高,越要坚持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