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主要是指心血管、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一组疾病,常见的有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等。常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其中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血脂异常最有效的药物,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前的他汀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它通过降“坏胆固醇”实现了稳定斑块,延缓斑块进展,甚至逆转斑块,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
哪些人需要用他汀类药物?
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动脉血管硬化的患者、高血脂症等,以及易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极高危人群,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何时服药?
大部分他汀最宜在晚上临睡前服用,因为胆固醇合成的高峰在午夜12时左右,睡前用药能让药物作用在午夜达峰,从而达到更好的降胆固醇效果。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因为半衰期较长,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服用。
化验单上血脂指标正常,他汀类药物还用吃吗?
服用他汀药物几周后即可达到降胆固醇的效果,但稳定斑块、延缓斑块进展则需长期服药,否则会明显增加发生心肌梗死或卒中的风险。需要根据疾病类型评估,如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人群(冠心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无论血脂水平如何,均应服用他汀,并将LDL-C降至1.8mmol/L以下。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腹胀、便秘)、转氨酶升高、血糖异常、肌病(肌肉疼痛、乏力)、横纹肌溶解等。其中肝脏毒性和肌肉毒性临床上最常见,故在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肌酸磷酸激酶等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