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心梗术后,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心脏血管的病变基础仍在,老病灶并不消失,新病灶还可能出现;
2.微小血管病变不能用手术解决,还要靠药物及非药物康复治疗;
3.支架术后无复流,仍有缺血引起的心绞痛症状;
4.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仍存在,不会自行消失;
5.心脏与心脏上面的血管会发生变化,医学上称为重构,这种重构有时候不利于心脏功能的发挥,需要用康复干预。
02心梗术后的康复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一般包括住院期、出院后早期、后期恢复期、终身维持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训练强度”也各有不同。
住院期
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1.急性期24h绝对卧床休息,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咨询医生进行腹式呼吸,关节被动与主动运动。
2.家人协助洗漱、进餐。
3.在活动耐力范围内,要鼓励部分自理活动,以增加自我价值感,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
4.心肌梗塞后第5-7天后可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在帮助下入厕、洗澡,试着上下一层楼梯等。
5.直至在病房中,能够自如的进餐、剃须等生活料理。
出院后早期
出院头一个月的活动量应保持住院未期活动量。第二个月后活动量逐渐增加,如室外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快漫步行走等。
无论做什么活动,都必须以不出现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弊闷,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为原则。最佳方式是快慢结合步行,10―15分钟/次,3―4次/周。
后期恢复期
一般在出院后三个月开始,持续3―6个月。患者可以在医学监护下锻炼,并继续接受营养、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咨询。定期去医院复查。
终身维持期
学会了正确的锻炼方法及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后,不再需要医学监护,只需终身维持健康状态,按时按量吃药,并定期接受随访。
在发病的时期,也要做一些运动,不过不能剧烈运动。不要老是躺在病床上面,隔一段时间就起来走走,这样对于病情的恢复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如果在运动以后感到身体不太舒适的话,就及时的休息一下,因为可能是自己运动量稍微大了一点。如果运动中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大汗、心悸、面色苍白,则可能是运动强度过大,要停止运动。
另外,运动前要热身,运动结束后需整理,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运动后不要马上冲洗,并注意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