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在中国居民“全因死亡构成”中,心脑血管疾病居于各种疾病之首,高于肿瘤及其它疾病。
由于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高医疗风险、医疗负担大等特点,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而提前治疗和预防成了我们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心脑血管堵塞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希望大家能早发现早治疗!
1头晕头痛
头晕头痛为脑血管堵塞最常见的症状。
若有脑血管疾病,则头痛头晕的症状较重,一般是持续性的头痛,甚至是有炸裂样的剧痛,头痛部位多在太阳穴或是后脑勺。
2肢体麻木
一般单侧的手脚突然无力或麻木,多是“小中风”(短暂性脑出血发作)的症状。
除了手脚肢体异常,还可能会发生于一侧的脸部,如嘴歪、眼斜、流口水、吞咽困难等。小中风之后,发生中风的概率较高,但是由于小中风持续时间较短,往往会被人忽视。
3胸闷胸痛
在运动或是情绪紧张激动时,会出现胸闷的情况,此外,心血管堵塞还会造成心绞痛,当患者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会有胸部被挤压的感觉。
4呼吸急促、气喘
如果经常会有气喘的情况,例如在运动或是劳动后,会很喘,而且久久不能平息。
这种情况应该考虑是否是由于肺中的血栓堵塞血管影响了供氧量,当供氧量不足时,就会急促的呼吸来保证吸入更多的氧气供身体消耗,这样就会导致呼吸不畅。
5一只眼睛视力下降
“小中风”可能会表现为单侧的视力短暂性下降,甚至是完全看不见,一般几秒钟或是几分钟之后就会恢复正常,这主要是由于脑部缺血引起的视网膜缺血,是脑梗塞的征兆。
6吐字不清楚
脑供血不足时,会导致运动神经的失灵,常见的就有说话时吐字不清或是根本就不会说话了,这种情况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不超过24小时,但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7鼻出血
排除外伤、炎症的等因素,高血压病人也要预防鼻出血。
调查研究显示,鼻出血病人中,由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40%左右,主要是由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减少,脆性增加,在血压波动时,弯曲度较大的鼻后部血管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临床观察发现,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鼻出血1-6个月之内,约有50%会发生中风。
管家提醒:
一旦生活中开始出现上述症状,就要警惕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了。通过改善饮食以及服用针对心血管的功能性食品、药物来防治心脑血病的发生。
建议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吃鱼或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纳豆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管家提醒:
另外心脑血管疾病易在夜间发生或在早上起床时加重,而且往往比白天发病更为危险。
大家一定要重视和警觉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发病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