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警惕 非布司他的心脏死亡风险!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1-30 20:20浏览:

非布司他,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尿酸浓度,适用于具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尤其适合尿酸生成过多型痛风患者。不推荐用于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2017年11月15日,美国FDA警告非布司他心脏相关性死亡风险:
美国警告非布司他心脏相关性死亡风险
2017年11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安全性警示公告称,一项安全性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与别嘌醇相比,抗痛风药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脏相关性死亡的风险。FDA在2009年批准该药物时,已要求非布司他的生产商武田制药公司开展安全性研究,一旦收到生产商的最终研究结果,FDA将进行全面的审评。
非布司他是FDA批准用于成年人治疗痛风的药品。痛风是体内尿酸物质堆积在一个或多个关节,并出现急性红肿、胀痛症状的疾病。非布司他通过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来发挥作用。
非布司他的药品说明书中已经包含了一个关于心血管事件的“警告和注意事项”,这是由于上市前临床试验发现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相比其心脏事件发生率增高,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与心脏相关性死亡。因此,在批准该药上市后,FDA要求进行额外的安全性临床试验,以便更好地了解两药之间存在的风险差异,该试验最近已经完成。
试验是基于使用非布司他或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6000例患者开展的。主要终点是心脏相关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非致命性中风以及需要紧急手术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相比,总体未增加这些复合事件的发生风险,然而,当对终点分别进行评估时,非布司他显示心脏相关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
FDA建议医务人员:
在决定是否给患者处方或继续使用非布司他时应考虑此安全性信息;
FDA建议患者:
有任何问题或顾虑向医务人员咨询,在没有咨询医生前不要停止使用药品。FDA将继续评估此安全性问题,并更新安全性警示公告。
来源:美国FDA网站
附录:非布司他
1、适应症
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健康受试者服用非布司他后,24小时平均血清尿酸浓度出现剂量依赖性降低,黄嘌呤的血清平均浓度升高。
2、用法用量
推荐非布司他片的口服起始剂量为40mg,每日一次。
在开始非布司他治疗2周后,就可评估血尿酸水平是否达到目标值(小于6mg/dl)。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6mg/dl(约360μmol/L),建议剂量增至80mg,每日一次。
特别提醒:
在服用本品的初期,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水平的改变导致组织沉积的尿酸盐被动员出来。为预防服用非布司他起始阶段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
在非布司他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无需中止服药。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痛风进行相应治疗。
3、心血管事件
在随机对照研究中,相比使用别嘌醇,使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血管血栓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概率较高,其中非布司他为0.74/100例患者-年(95%CI:0.36~1.37),别嘌醇为0.60/100例患者-年(95%CI:0.16-~1.53)。
尚未确定非布司他与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因果关系。用药时注意监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症状及体征。
4、对肝脏的影响
已有患者服用非布司他后出现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肝脏衰竭的上市后报告,这些转氨酶升高无剂量-效应关系。
首次使用非布司他之前患者应该进行一次肝功能测试(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将此结果作为基线水平。
如果患者被发现有肝功能异常(ALT超过参考范围上限的3倍以上),应该中止服药,并调查以确定可能的原因。非布司他不应该重新用于这些肝功能检查异常并没有其他合理解释的患者。
对报告有疲劳、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酱油色尿或黄疸等可能表明肝损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
5、药物相互作用
1.黄嘌呤氧化酶底物类药物
非布司他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改变茶碱在人体内的代谢。因此,非布司他与茶碱联用时应谨慎。
非布司他也可能会提高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的血浆中的浓度,而导致中毒。因此,非布司他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或巯嘌呤治疗的患者。
2.其它药物
基于在健康受试者体内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非布司他与秋水仙碱、萘普生、吲哚美辛、氢氯噻嗪、华法林、地昔帕明合用时无显著相互作用。因此,非布司他可与这些药物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