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如何从皮肤上发现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1-30 20:18浏览:

 糖尿病是很常见的慢性病,临床上往往以2型糖尿病占大多数。早期可无症状,人们往往也不会注意,偶尔体检发现血糖高;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等典型的“三高一低”症状,病人可能才会去就诊;还有的是因为视物模糊,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系统的病变前往相关专科就诊,最终发现是糖尿病“惹的祸”;更有甚者,病人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被家属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才发现有糖尿病的。
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往往引发多器官病变,并且不是每一个患者都出现典型症状,然而早发现早治疗,对人们的健康尤其重要。在这里就说说,我们能从皮肤上找到相关的蛛丝马迹么?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皮肤的变化。
1.皮肤瘙痒
多见于女性会阴部,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有时并发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性阴道炎,瘙痒更加严重。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长期刺激皮肤,同时容易脱水,失水后患者皮肤干燥,也会出现全身瘙痒。
2.皮肤感觉、痛觉、触觉异常
这主要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早期可出现四肢远端感觉异常、麻木、触觉敏感性减低。感觉异常通常是双侧对称的,伴痛温觉减退。典型的患者会出现烧灼样、针刺样疼痛,主要累及下肢,有的患者诉如“足底垫厚纸样”感,也有可能出现四肢远端手套、袜套样痛觉,冷觉减退,患者会感觉冷。此外,还有皮肤变薄、干燥、脱屑、指趾甲增厚失去光泽等。糖尿病多发性神经根病变表现为受累神经根分布范围内致残性疼痛,运动功能减退。如肋间神经病变出现放电样疼痛。腰丛或股神经受累表现为疼痛、无力、肌肉萎缩三联征,称为糖尿病性肌萎缩。自主神经受累,皮肤上往往表现为出汗异常,如出汗减少或进食时异常泌汗等。
3.皮肤感染
糖尿病病人血糖高,皮肤组织含糖量也高,增加了细菌霉菌感染的可能。皮肤细菌感染如疖、痈、毛囊炎等化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如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及外阴白色念珠病等;这也常作为早期发现糖尿病的线索。并且,患者一旦皮肤破损,或感染,则愈合缓慢,甚至伤口或者溃疡创面经久不愈。如发现皮肤伤口反复感染或者长时间不愈合,也应引起注意。
4.糖尿病性皮疹
糖尿病特征性皮损,多见于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常在双侧胫前出现红斑、丘疹,大小、数目不等,群集或散在分布。发展缓慢,随后皮疹表面出现鳞屑,最后局部皮肤出现萎缩或色素沉着。
5.黑棘皮病
指局部皮肤发黑变厚,好发于颈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与肥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是机体高胰岛素的一个信号,也可用来预测糖尿病风险。
此外,还有丹毒样红斑,糖尿病性水泡病,糖尿病性黄瘤病等等皮肤的表现,相对比较少见。
如果在皮肤上发现类似症状,要考虑到是否有糖尿病的可能,及早就诊,及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