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恶性心律失常 常见诊治特点及临床处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03 19:55浏览:

 恶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律失常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而危及生命。大部分恶性心律失常合并于器质性心脏病。大多数急重症心律失常都有诱因,例如内环境紊乱,多脏器功能衰竭,医源性诱因等。恶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情况往往很急,没有时间详细了解病史并做相应检查。即便情况允许,能够得到的病史资料也常常十分有限。作为急诊的接诊医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请示或等待会诊,一切要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行事,判定与救治紧密结合。
 
室颤/无脉搏室速
 
(1)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碘酮;
 
(2)利多卡因也可以用(未确定类);
 
(3)若为扭转型室速,考虑使用镁剂。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宽QRS心动过速
 
(1)若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按室上速处理,可用维拉帕米、腺苷;
 
(2)有症状的单形宽QRS心动过速,可以考虑同步电复律;
 
(3)也可用抗心律失常药:建议用胺碘酮,不推荐常规用利多卡因。
 
长QT引起扭转型室速
 
(1)停用一切可引起QT延长的药物;
 
(2)静脉补镁:若已经造成心脏骤停,1-2g硫酸镁用5%GS10ml稀释后快速静注;以后2g/100-250ml液体静注,以后可持续静滴;
 
(3)静脉补钾:最好补到血钾水平4.5-5.0mmol/l;
 
(4)心动过缓者可用临时起搏器:起搏频率超过90次/分;
 
(5)等待起搏时可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6)胺碘酮等药物属于禁忌。
 
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1)病因治疗;
 
(2)缺血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
 
(3)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
 
(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及时考虑电复律。
 
总之,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处理,血液动力学状态是决定处理策略的重要因素;原发疾病和诱因的处理是根本;要积极使用电复律;正确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