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正确方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1-26 16:36浏览:

 早在18世纪,阿司匹林(aspirin,acetylsalicylicacid,ASA)就作为镇痛消炎药应用于临床,到20世纪70年代才发现它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抗栓治疗的疗效已为大量国际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肯定。阿司匹林对于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和二级预防(冠心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外周血管病)均具有明显的疗效和极高的性价比,成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经典的基石。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建议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应该规律服用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1]。随着脑卒中成为神经内科第一大疾病,奠定了阿司匹林在神经内科治疗药物中NO.1的地位。
 
很多患者选择饭后服用、与饭同时服用或者睡前服用。其实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晨起空腹服用,次选睡前服用。因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肠溶制剂,空腹服用是,药物很快进入肠道,在肠道各种酶的作用分解吸收,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如果我们与饭同服或者餐后服用,药物与食物混合,经过胃的蠕动,缓慢进入肠道,在胃内长时间停留,从而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诱发或加重胃黏膜糜烂,导致很多患者被迫停止或者更换药物!
 
有些脑梗塞患者担心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采取间断服药的办法。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错误的。
 
近年国外学者研究证实,脑梗塞患者停用阿司匹林后,在1个月内脑梗塞复发风险增加3倍以上。
 
为什么间断服用阿司匹林会使脑梗塞复发呢?这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相关。
 
阿司匹林的主要抗栓机理:阿司匹林主要通过在体内的分解产物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由于血小板在血循环的平均寿命大约7天,如果停用阿司匹林超过一周以上,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产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会逐渐恢复。因此,正确的服用阿司匹林的方法是每天坚持服用有效剂量的阿司匹林(75-150mg),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达到预防脑血栓形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