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H型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1-07 10:25浏览:

 “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0umol/l)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这些年来广受关注。
 
2011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指出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控制来说尤为重要,其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也被纳入其中,作为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加以控制。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同时我国还是脑卒中大国,脑卒中患病率位列世界第一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大量的研究证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的相对风险增加46%;而收缩压没降低9mmHg和(或)舒张压每降低4mmHg,脑卒中危险减少36%;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5μmol/L,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9%;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每降低3μmol/L,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约24%。
 
“H型高血压”并不是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加1并不等于2,要大于2。当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将成倍增加,提示我们要控制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单纯控制其中之一都不会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较高,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众多研究表明叶酸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由于我国的固有饮食习惯中煎炒烹炸的传统烹饪方式,导致蔬菜中的叶酸大量丢失和破坏,我国居民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国家。补充叶酸是现阶段最为安全和有效的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方法。
 
临床研究显示,叶酸剂量为每日0.2mg、0.4mg、0.8mg、2.0mg和5mg时,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下降13%、20%、23%、23%、25%,同时加服维生B12(400μg/d)可使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一步下降7%。
 
因而,临床上推荐每日服用0.8mg叶酸可产生理想的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作用。同时生活之中避免过度的对食材的烹饪也是提高叶酸丢失的有效办法。
 
综上所述,我国人群叶酸水平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以通过多重病理机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证实,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同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率。
 
因此,占总体高血压患者75%的“H型高血压”人群应该是我国脑卒中预防的高危人群,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应该成为大家都予以重视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