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出现心律失常不用慌 对症下药很重要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18 11:54浏览:

 众所周知,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高发性症状,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非常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同时也给全社会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心律失常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许多科研界专家为该病不断研制新的药物,以求能对心律失常有更好的疗效。下面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实类型是非常多的。而且它的应用是跟心律失常的类型是非常相关的。它不像退烧药,退烧药其实特别主张家长朋友自己可以了解,比如孩子发烧了,不是非得来医院,去外面的药店卖点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退烧足够了,孩子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再来医院。但如果是心律失常的药物,可千万要遵医嘱,一定要到医院,并且需要专门的心血管科的大夫。
 
就诊以后,根据发病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这些药物都有它的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会导致病症加重,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现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近五十余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学者同意根据药物对心脏的不同作用原理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以下四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一)Ⅰ类。即钠通道阻滞药。(1)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属于这一类的有奎尼丁等药。(2)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属于这一类的有利多卡因等药。(3)Ⅰ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属于这一类的有普罗帕酮等药。
 
(二)Ⅱ类。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因阻断β受体而有效,代表性药物为普萘洛尔等药。(三)Ⅲ类。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属于这一类的有胺碘酮等药。(四)Ⅳ类。即钙通道阻滞剂。它们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代表性药有维拉帕米等药。
 
通过对以上文章内容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对心律失常药物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药物都是经过了专业医生的验证和多次的临床检验,认为是对缓解心律失常症状非常有帮助的,患者可以加以借鉴和参考。但如果发病程度特别严重,还是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配合专业医生进行诊断,确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