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带您了解生物可降解支架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9-06 10:22浏览:

 随着医学以及组织工程学、材料科学的发展,支架研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相比单纯的球囊扩张治疗,金属支架的出现已明显降低术后血管再狭窄率。然而,在血管病变获得治愈后,永久性支架的存在却带来不少麻烦,如血栓形成,长期抗凝以及晚期血管再狭窄等。为了适应临床需要,Stack等在1988年首次应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这一尝试使可降解性支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为支架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
 
比较传统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特点突出:(1)组织、血液相容性好,减少长期的血栓形成可能,无需长期抗凝,甚至有报道称,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2)可塑性良好,适应各类血管应用,减少治疗风险;(3)中短期机械性能比拟永久性金属支架,长期降解完全并促进正性血管重塑;(4)可为支架进一步载药及靶向治疗提供条件;(5)可降解特性使得无创检查(如CT、MRI)成为可能,方便病患的长期随访。
 
另一方面,可降解支架对于儿童患者意义重大,由于儿童血管的生长性,普通支架植入时的尺寸难以符合发育后的管径变化,可降解支架恰能给予暂时性及必要的支撑力。
 
无论在成人冠状动脉疾病治疗,还是儿童先天性血管狭窄病变的治疗中,生物可降解支架都有广阔的研究和使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