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心梗,对很多人可能已经不太陌生,总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XXX心梗住院了,XXX因为心梗没了”,人们更是谈“梗”色变。现在心梗早已成为“常见病”受到关注。但是大家对心梗到底有多少了解,特别是关于心梗的防治及急救的关键措施又知道多少呢?其实情况并不乐观,今天我们继续说说有关心梗的急救及预防的话题。
心梗的全名叫【急性心肌梗死】,看名字就知道很危险。但是光怕是没有用的,掌握急救要点才是重要的。首先急性心梗是个突发病,每个人都应了解它的症状,作出及时判断。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考虑到心梗的高死亡率,应当做到“宁可「错判三千」也不能「漏判一个」”。
大家都知道“心梗会胸口疼”,但这样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还必须正确了解心梗的其他特点,心梗常有以下特点:
1.常有发作诱因
多数在剧烈活动、突然用力、情绪激动、受惊吓、吃饱饭、突然受凉后发生。
2.典型症状是胸口痛、发闷
心梗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部有「闷痛」的感觉,有的人可能只有胸闷或胸痛、呼吸困难。此外,还可能会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头晕、极度恐惧等症状。也有的会表现为腹痛、被困或者牙疼等。
3.身体其他部位也会痛
疼痛部位常为胸部,一般疼痛范围有一个巴掌大小,但有的人可能表现为整个胸部,甚至肩膀、左臂、脖子、牙齿等部位的不适,往往患者不能说清楚具体的疼痛部位。
4.发作时间
典型心梗一般持续30分钟以上,但超过15分钟的胸痛且频繁发作者也需注意,伴有大汗,面色苍白,肢体湿冷,或恶心呕吐的患者尤其要重视。
5.重点易患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心梗多发于中老年人,有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我中心收治的心梗患者年龄最小的居然小不满20岁。
1.求助旁人,并及时拨打120
心肌梗死发生自行去医院就诊是十分危险的,必须找人帮忙并立即停止一切体力活动,选择最舒适的体位躺下或坐下。所谓的林林总总“救心药物”往往无济于事,因为真正的心梗不是一般的药物或方法能缓解的,尽快去医院才是最佳解决方案,没有之一。
温馨提示:并不是所以医院都具备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需要专业的设备及技术,选择就诊医院十分重要,平时也要留意周边那些医院具备这样的实力,第一时间获得有效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不管有没有得到他人帮忙,都要想到第一时间拨打120,说清楚地点及发病症状,让调度人员可以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派车,然后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
2.控制情绪,减少活动
停止一切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活动,比如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这些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重病情,「捶胸顿足,大口呼吸用力咳嗽」之类的动作没有任何好处,肯定不对。
牢记以下正确的方法:
立即平卧休息,或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再呼叫他人协助。
克制紧张情绪,可适当做缓慢的深呼吸,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造成通气过度,一般5秒一次为宜。
3.其他处理
如果有条件,吸氧是一个比较有用的自救方法,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尽量避免自行服药治疗。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关键是动脉硬化的预防,平时要注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疾病,这些病本身不一定有多少症状,但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加以重视;肥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也必须注意控制;另外心肌梗死有明显的家族易患趋势,如果直系家庭成员中有早发心肌梗死患者,更要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