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年人腿疼,就不得不提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关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很多人会存在一种误解,那就是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传说中的老烂腿,是不用理会,也不用治疗的。然而,二者只是在症状上相似,但后期的危害却是大相径庭。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内膜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和年龄的增长有紧密的联系。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引发截肢的风险。
那么,退行性疾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由身体自发性产生的自由基是引起这些退行性疾病的罪恶源头,有人把自由基引起人类退行性疾病的发现,称为是自几百年前人们发现微生物致病原理至今,人类医学健康的最重大发现之一。由于自由基对生命细胞的破坏是以氧化的方式,所以人们就以其对应的方式,即抗氧化剂的方式来清除它,从而达到防止和减缓那些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动脉内膜退行性改变有哪些危害?
动脉内膜退行性改变是引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原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主要是由于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从而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进而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由于肢体血液供应不足,患者会出现肢体发凉、怕冷、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肢体破溃最终引发截肢。
如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专家指出,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首选的方式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口服特色中药和还生系列草药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同时配合新型血管内灌注疗法从股动脉给药,利用局部提高药物浓度和药物直达患处的特点,在短时间内打通血管,改善患肢的缺血状态。该疗法远期效果明显,尤其适合中老年慢性肢体缺血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