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18:06浏览:
次
中风之所以可怕,不在于面对“死亡”,关键就在于:怕“残”!怕“傻”!中风后肢体偏瘫致残,拖累一家人!中风后发生痴呆,曾经令人崇拜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垮塌,对家人来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
痴呆(俗称“失智”),是指精神活动和智能的显著低下,是记忆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感觉和运动的能力、说话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感情和情绪的自控能力的全面损害。它是在智能发育成熟后,由于脑部病变而引起的、已经获得的智能的减退或消失。
中风后,如果损伤了大脑的特定部位,如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临床上就可能会出现痴呆的表现,医学上称为“血管性痴呆”。一次急性中风并不是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唯一因素。还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病史、中风发生的次数和部位、文化程度等有关。
“血管性痴呆”,往往中风后3~6个月出现,典型的呈现“阶梯样”加重,即病情如同下台阶一样,进行性加重。主要可以有以下表现:
1、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特别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忘性大,譬如能回忆起年轻时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以及那个时候的朋友,却想不起昨天晚上吃的什么;
2、计算力下降,出去买菜不会算账;
3、注意力不能集中;
4、出现精神症状,如表情淡漠、焦虑不安、不爱说话、抑郁、欣快,以及幻觉、妄想、苦笑无常等;
5、生活能力明显下降,不再能够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和进行正常交往,以至于外出迷路,穿错衣裤,最终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连亲朋好友都不认识。
来自“中风预防门诊”的健康建议
1.中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可以远离“中风”、远离“中风后痴呆”的举措,且中风可防可治!
2.一旦发生中风,记得定期来神经科专科门诊随访评估。一般在第一个半年内,每月一次;以后每3~6月一次。
3.如果发现中风后出现上述典型症状,请及时带患者及时就诊。
4.坚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精准评估、精准地对中风的各危险因素进行规范治疗,预防中风的再次发生。
5.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尚没有非常有特效且能普及的药物,仅仅只能延缓病情进展、缓解症状。不要盲目听信非正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推销”或“传言”!
6.中风后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戒烟、康复性运动等),采取积极的管理血压、血糖、血脂,积极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于预防中风复发、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到来有积极意义。
7.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重视精神卫生,注意修身养性,努力延缓痴呆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