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的餐桌上有两个漏洞容易给高血压可乘之机,一个是高盐,另一个就是低钾。我国膳食中的钾摄入量普遍偏低,进食的食物中钠钾比大约是3:1,这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长期居高不下不无关联。
人体中的大部分钾离子喜欢在细胞内待着,而大多数钠离子则喜欢在细胞外游荡这种现象也确保了细胞内外的稳定的渗透压。为了进一步稳定的保持这样的平衡,细胞膜上就拥有一扇门——我们称之为Na+-K—ATP泵—控制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出入。
当人体摄入盐分过多时,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增大,过分“拥挤的”钠离子们就会去细胞内“走一走”。如果此时人体内的钾离子足够多,就会通过细胞膜上的那扇门进入细胞内,赶出多余的钠离子。这个过程发生在肾小管时,就会促使钠离子进入尿液,排出体外,降低心血管负担,使血压下降。
此外,钾能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有利于降压;钾对血管还有保护作用,可使受到高压血流的动脉壁不易发生机械性损伤,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时间的发生率。
小小的钾离子可是降压天平上四两拨千斤的筹码,研究证实,如钠钾比从3:1降到1:1时,收缩压下降3.4毫米汞柱。我国高血压朋友的日常饮食要达到钠钾比1:1的话,意味着在减少钠盐的摄入的同时,还要增加钾的补充。研究推荐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每天应至少补充4.7克钾。由于蔬菜瓜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我们推荐高血压患者补钾应以食补为主。
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补钾可就得万分小心了。这是因为体内的钾离子主要是经过肾脏排泄,当人的肾功能不全时排钾能力就会下降,钾离子容易在体内聚积,导致高钾血症,可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搏骤停,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