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猝死为何频袭中年人?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4-10 17:27浏览:

 众所周知,高血压与心脏病、猝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工作紧张、繁忙,生活节奏快,体育锻炼时间少,以及发胖等原因,中年人群是高血压的“重灾区”。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多见,第一次发现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高血压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脑出血和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间接损害主要是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损害和心力衰竭。据统计,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而就在前天(10月6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了屏:知名移动医疗公司“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享年44岁。在震惊之余,中年人的健康问题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中国每年猝死的中青年人数多达55万人。可以说,“猝死”就像是一把暗藏的“绝命飞刀”,时刻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旦发生猝死,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中年人:你了解你的血压吗?
 
  中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尚好,故大多数中年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即便部分患者在血压很高时有头昏、心悸、疲劳等症状,但往往未引起重视。临床上,相当多的患者只是在体检或发生卒中后才被发现。
 
  即便是血压正常的中年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你可能正走在罹患高血压的路上。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毫米汞柱)检出率为34%,尤以40~59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而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比例更高,发生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52%。
 
  中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坚持每年体检。如果不同日期测量血压两次或以上,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应立即接受治疗。
 
  冠心病:导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过去,冠心病一般多发生于老年患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冠心病易患因素更多地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目前,40岁左右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已屡见不鲜。
 
  为心脏提供营养的血管叫“冠状动脉”。若冠状动脉管壁上堆积了“垃圾”,其表面就会变得凹凸不平,进而出现管腔狭窄、变细。就像生了锈的自来水管会导致水流变小一样,狭窄的冠状动脉会导致心脏供血减少,进而导致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症状。有些患者在活动后或体力劳动后出现,有些患者在休息时出现。通常,胸闷、胸痛持续时间在几分钟的,一般多为心绞痛;若胸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则很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生后,由于供血中断,心肌细胞发生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功能明显下降,患者常因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而猝死。
 
  猝死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预警”
 
  “猝死”常突然发生,多数患者没有明显预兆,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预警信号,只是这些信号往往被患者所忽视。比如,不少患者在猝死发生前有胸闷、胸痛、心慌、疲乏无力等不适症状,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就医;有些人仗着自己年轻力壮,经常熬夜、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还有些人一心扑在事业上,饮食、作息不规律,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高压状态下,最终积劳成疾。
 
  预防猝死,并非无计可施
 
  要预防猝死的发生,首先应当避免“过劳”,注意调整工作、生活节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定期体检。如果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及时治疗。同时,还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防患于未然。
 
  糖尿病、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元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的诊治。平时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者,应注意排除冠心病可能。
 
  学点急救技能,为猝死者带来生机
 
  一旦发现有人猝死,怎样才能挽救其生命呢?最有效的办法是,尽早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分钟内,超过6分钟,患者大多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如果身边有人晕倒,首先要学会判断其是否发生猝死,即心跳、呼吸骤停。在呼吸、心跳骤停之初,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面色青紫或苍白、出现深大的“叹气样”呼吸、颈动脉搏动消失。抢救者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边抢救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切莫空等救护车到达,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心肺复苏的主要步骤包括:使患者平卧,选择胸骨上2/3与下l/3的交接处为按压点,施救者双手掌重叠,垂直用力向下按压,频率是每分钟大于100次。每按压30次,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吹气前,应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吹气时要捏紧鼻孔,以免气体从鼻腔漏出。如此重复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患者面色转红、意识恢复,或专业救护人员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