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急性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急性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7:29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此病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92%。还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主要感染途径为邻近部位化脓性感染的脓毒栓子经血流引流致海绵窦。如面部眼睑疖肿、睑腺炎、痈、丹毒、蜂窝织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主要经面前静脉、眼上静脉、眼下静脉进入海绵窦;咽喉部感染经翼静脉丛入海绵窦;中耳炎、乳突化脓性炎症经岩窦入海绵窦。另一感染途径为邻近部位直接蔓延至海绵窦,如蝶窦炎,乳突炎等。由远处化脓性病灶播散至海绵窦者少见。

  (二)发病机制

  此症发生在眼部,常见有两种形式,一为化脓性炎症,周围结构炎性灶经血管迁徙至 眶内,引起急性化脓性栓塞性静脉炎,临床表现类似脓毒性海绵窦栓塞或急性眶蜂窝织炎;另一类以血栓形成为主,如发生在眼上静脉则该血管管径增粗,管壁增厚,内为血栓及慢性肉芽组织,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血栓也可为无结构的纤维素凝块,充满全血管。血管质地较硬,管腔全闭锁,也可蔓延至分支,陈旧的血栓可机化或再通。

【症状】

  患者常有急性感染病史。发病急、突然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甚至昏迷。咽部轻度疼痛、水肿及眼眶内上方可扪及扩张、实体变的眼上静脉交通支。眼球表面血管螺丝样迂曲扩张,血管排列以角膜为中心,放射状分布,多数自角膜缘开始,直至穹隆部消失,与颈动脉-海绵窦瘘类似。眼球运动轻度受限,视力可有减退。眼底静脉扩张,这是由于回流障碍引起的。

  本病临床诊断比较困难,B超及CT的典型纪录可以明确诊断。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早期处理面部及其周围的感染病灶,以防止其蔓延。

【检查】

  血常规检查符合炎症性疾病。

  B型超声探查可见眼上静脉管形扩张,其内缺乏或很少内回声,无搏动,压迫眼球,此管状无回声带也不能闭锁;D型超声探查无充满管腔的彩色血流,腔内除机化的血块之外,无血管频谱出现。这些与颈动脉-海绵窦瘘也均不相同。CT扫描眼上静脉扩张,弯曲,密度增高,眼外肌轻度加宽。

  CT扫描示一侧或双侧海绵窦扩大,眶内软组织密度高,眼外肌肥厚,眼球突出。

【鉴别】

  眼部症状开始时与一侧眶蜂窝织炎相似。经数小时后,炎症经窦间隙扩散至对侧,出现双眼症状。由于眼眶静脉回流受阻,循环障碍,眼睑、结膜高度水肿,静脉扩张,结膜突出于睑裂外,甚至结膜坏死,睑裂变小。由于眶内淤血,软组织充血水肿,眶内压增高,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由于展神经经过海绵窦内,因此首先出现眼球外展障碍,眼球向内偏斜。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眼支受累时,表现为眼球固定,角膜、眼睑、眶上区痛觉消失。眼内肌神经受累时,直接、间接光反射消失。眼底静脉扩张,视盘水肿,视力下降。由于眼球突出,睑裂不能闭合,眼球固定,角膜暴露,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眼球萎缩。颈动脉-海绵窦瘘时静脉压力仅轻度升高,压迫眼球时视网膜中央动脉无振动。

【并发症】

  眶蜂窝织炎可以引起海绵窦栓塞,而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也可引起眶蜂窝织炎。其感染途径可经眼上静脉的逆流,或眶上裂直接蔓延至眼眶。因此,海绵窦炎症消退后眼球仍突出者,应考虑眶脓肿形成之可能。此外还可以并发弥漫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