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下部附加前根脊髓动脉缺血症候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1:16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由手术误伤附附加根动脉或巨大肿瘤压迫附加根动脉可引发本病。

  (二)发病机制

  1.血管疾患 因血管硬化,粥样硬化为病变引起血管栓塞所致。

  2.手术误伤 因下部附加根动脉大多发自髂内动脉的髂腰动脉腰支,因此,在对该处施术时易将其误扎(尤其术中遇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时)。

  3.肿瘤压迫 较为少见,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较为空虚,除非巨大的肿瘤,一般不易对该血管形成压迫。

  4.其他外伤 多在骨盆损伤时伴发,应注意。

【症状】

  视血管的解剖特点及血栓或损伤部位不同,对脊髓血供范围的影响亦不一样,因此症状差别较大。如该血管参与腰段大根动脉的组成,则可显示胸12以下至骶5段脊髓缺血征,以双下肢瘫痪为主;否则,主要影响骶3以下,症状明显为轻。但其均引起马鞍区的感觉障碍及盆腔内脏功能失调,其中以大小便失控为多见。

  主要依据明确的病因及临床症状。对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者,应考虑此种疾患,尤其是在下腹部施术之后发生者。

【饮食保健】

a

【护理】

  本病的关键是预防,尤其在对该部位施术时(特别是肿瘤切除术者),术中切勿任意结扎血管。因本病对脊髓平面的影响少,故手术要求的紧迫感不如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仍应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治疗】

  (一)治疗

  对有明确原因的致压、手术误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阻塞,应设法及早施术解除压迫,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求及早恢复脊髓血供。一旦引起脊髓变性,则大多难以获得满意恢复。

  (二)预后

  及早施术,解除压迫,早期恢复脊髓血供。

【检查】

  无相关辅助检查。

【鉴别】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可并发双下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