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风湿热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2 08:52浏览:

 风湿热
【诊断依据】
1.近期有链球菌感染的病史。
2.主要表现
(1)心脏炎: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表现为:①新出现的较响的心脏杂音,或原有心脏杂音明显增强者;②心脏扩大;③有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④青少年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查的充血性心力衰竭;⑤第一心音减弱,心率增快,出现第三心音或奔马律,可出现心尖区收缩和/或舒张期杂音。
(2)多发性关节炎:游走、多发的关节红肿热痛及触痛。
(3)舞蹈症:无目的的快速不自主运动,常有肌肉软弱或行为异常。
(4)边缘性红斑:出现边缘清晰、中央苍白、易消散的粉红色皮疹,大小不一,不痒不硬不痛,触之能褪色,常发于躯干及肢体近端。
(5)皮下结节:好发于大关节的伸侧,尤以肘、膝、腕关节的伸侧,硬而不痒。
3.次要表现
(1)有风湿热病史或有风湿性心脏病。
(2)一个以上关节痛,但无红肿及触痛,无关节功能受限。
(3)发热,一般在38℃左右。
(4)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白血细胞计数增多。
(5)心电图有Ⅰ°~Ⅱ°房室传导阻滞及各种心律失常。
具有2条主要表现或1主要表现、2条次要表现,同时有近期的链球菌感染病史者基本可以诊断为风湿热。
4.原有风湿性心脏病,根据以上标准不能肯定风湿活动者,以下几条可以作为风湿活动的参考:①原有心脏杂音出现性质的改变或新出现的杂音;②近期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减退;③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④新近出现的心律失常;⑤有发热、多汗及全身乏力;⑥心力衰竭时血沉正常,心力衰竭纠正后血沉反而加快;⑦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且有心脏症状加重;⑧抗风湿治疗后病情好转。
对不能确定的风湿活动病人,病情允许时进行随访,必要时进行诊断性治疗。
【检查】
1.血沉,血常规C反应蛋白,抗O",抗链激酶抗体,咽试子培养。
2.有心肌炎者,在急性期查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同功酶(CPK-MB)、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等心肌酶谱。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必要时抽血行细菌培养。
5.免疫球蛋白检测。
6.必要时行心音图检查。
【治疗】
1.卧床休息直至心脏炎控制后一个月方渐增加运动量。
2.增加营养及多种维生素类。
3.清除链球菌感染,一般用青霉素640万~960万U/d静滴,连续2周,后改用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120万U肌注,1次/1~2周,2~4月后改为每月1次,坚持用药5~10年。
4.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洁霉素)治疗2周。
5. 抗风湿治疗: 阿司匹林 3~6g/d,分3次口服,儿童剂量减半,用药至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减量,至风湿活动静止后2周。一般用药6~12周。
6.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强的松)30~45mg/d ,清晨一次口服,或地塞米松4.5~9mg,1/d,用药2~4周。
7.保护胃粘膜的治疗:可用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
8.如心力衰竭加重者,应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可用洋地黄及非洋地黄类,如地高辛0.25mg,1/d。
9.经抗风湿治疗无效,主要因心瓣膜机械障碍而心功能急剧恶化者,可在抗风湿的同时行外科手术或球囊扩张术等。,,,0.0.0.0 10448,189, 二尖瓣狭窄
【诊断依据】
1.早期为左房衰竭期,逐渐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血等;以后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浮肿等。
2.二尖瓣面容,心尖部可扪及舒张期细震颤。第一心音亢进带拍击性,肺动脉瓣第二心单音分裂、亢进,二尖瓣开瓣音,心尖区舒张期局限的低调隆隆样杂音。
3.胸部后前位及左侧位吞钡照片可有左房压迹,右室扩大及主动脉结缩小等改变。
4.心电图检查示二尖瓣P波,右室肥厚,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
5.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二尖瓣口狭窄,瓣膜增厚粘连,左房右室大,二尖瓣活动曲线呈城墙样改变,多普勒探及左室内舒张期湍流频谱等改变。
【检查】
1.血沉、抗"O",C-反应蛋白。拟手术者(含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查血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2.血培养及药敏试验。
3.X线胸部后前位片、左侧位吞钡照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4.如年龄大且拟行手术治疗者,术前应行肺功能检查。年龄>60岁(男性>50岁)者,术前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1.一般治疗:限制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入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2.风湿活动时用青霉素预防感染,用阿司匹林或激素抗风湿治疗。参见风湿热的治疗。
3.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4~6周。
4.左房和(或)右心衰竭,以利尿为主,辅以适量的地高辛治疗,速尿20mg,1~2/d,地高辛0.25mg/d,注意防治电解质紊乱,适当补钾。
5.快速性心房纤颤时用西地兰、地高辛控制心室率;如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后用地高辛0.25mg,1/d,必要时进行药物或电复律(参见房颤的相关内容)。肠溶阿司匹林0.1g,1/d,必要时华法林等预防心房内血栓形成。
6.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是解除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或伴轻度二尖瓣返流或轻度主动脉瓣病变,钙化不明显,无左房血栓及栓塞史,心功能Ⅱ~Ⅲ级且无风湿活动及严重瓣下结构病变者,可选用球囊成形术,术后93%~100%病人的症状和心功能可获得改善,运动耐量增加。
7.术前准备:①病重者应半卧、吸氧;②有风湿活动者先抗风湿治疗;③强心、利尿、补钾治疗,使心功能达到3级以上者手术较为安全;④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钾的平衡;⑤注意纠正营养失衡。
8.手术方式及要点:单纯二尖瓣狭窄者可用闭式二尖瓣分离或用导管球囊扩张,直接二尖瓣交界切开、成形以及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关闭不全者,多数要行瓣膜置换术,部分可采用成形术。解除狭窄的同时,又不增加返流,特别是成形术,应反复测试有无返流,若成形不满意应即改换瓣术,换瓣者宜选择合适的人造瓣膜,可采用连续或间断缝线置瓣,缝合应严密,防止损伤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房室结、主动脉瓣,防止瓣周渗漏,检查瓣叶活动度,若保留后瓣叶,应注意组织折叠好,防止保留组织卡瓣。
9.术后处理:按一般体外循环术后处理。①呼吸机支持6~18 h;②循环支持,强心、利尿、正性肌力药物使用;③维持血容量,维持中心静脉压为0.98~1.47kPa(10~15cmH2O),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钾在4.0~4.5mmol/L;④抗凝治疗,拔除纵隔、心包引流管后,当日服华法林3.0mg,维持凝血酶原时间为20~30s;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或先锋霉素V,视体温及血常规检查情况再调换抗生素,必要时作细菌培养、药敏指导用药。
,,,0.0.0.0 10449,189, 二尖瓣关闭不全
【诊断依据】
1.轻度者可无症状,随病变进展或心功能降低逐渐出现疲乏、无力、心悸、劳累后气促或呼吸困难,少数左房增大显著者可有右侧胸痛及吞咽不适感,严重者可有急性肺水肿及咯血。
2.心尖区有一响亮、粗糙、音调高、时限较长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或背部传导,杂音常掩盖第一心音;常伴增强的第三心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
3.胸片示左房、左室扩大及肺淤血表现。
4.心电图早期提示左房肥大、左室肥厚伴劳损;后期有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双室肥大的表现。
5.超声心动图可见二尖瓣肥厚及关闭不全,并可测量左房、左室扩大及室壁增厚程度,多普勒可在左房内探及二尖瓣返流频谱。
【检查】
1.血沉,抗"O",C-反应蛋白。
2.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年龄>60岁(男性>50岁)者,换瓣术前宜行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1.病因治疗:如对伴有风湿活动的病人进行抗风湿治疗。
2.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首选青霉素,宜在1000万U/d以上,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酌情调整剂量,疗效不显著者可换用头孢菌素类或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
3.有心功能不全者应选用合适的扩血管药:硝酸酯类,如消心痛10mg,3/d,中重度心力衰竭者可静滴硝酸甘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开搏通12.5~25mg,3/d,或依那普利5~10mg,1/d。在扩血管治疗的同时强心、利尿,地高辛0.25mg,1/d,速尿20mg,1~2/d,症状较重者西地兰0.2~0.4mg静注,速尿20mg静注,根据病情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4.抗心律失常,应根据心律失常性质选择不同药物
偶发房性早搏可不处理;频发房性早搏针对心脏病病因选用馐芴遄柚图粒?缙蛰谅宥?ㄐ牡冒玻 10~20mg,3/d,或美多心安25~50mg,2/d;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0.25mg,1/d,适用于心功不全者;胺碘酮(乙胺碘呋酮)0.2g,3/d,维持量0.1~0.3g/d;普罗帕酮(心律平)0.2g,3/d,维持量0.1g,2~3/d,亦可选用索他洛尔(甲磺胺心定)80~320mg/d。
注: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哮喘、心力衰竭者禁用、慎用心得安等 -受体阻滞剂。
5.术前准备:①病重者应半卧、吸氧;②有风湿活动者先抗风湿治疗;③强心、利尿、补钾治疗,使心功能达到3级以上者手术较为安全;④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钾的平衡;⑤注意纠正营养失衡。
6.手术方式及要点:单纯二尖瓣狭窄者可用闭式二尖瓣分离或用导管球囊扩张,直接二尖瓣交界切开、成形以及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关闭不全者,多数要行瓣膜置换术,部分可采用成形术。解除狭窄的同时,又不增加返流,特别是成形术,应反复测试有无返流,若成形不满意应即改换瓣术,换瓣者宜选择合适的人造瓣膜,可采用连续或间断缝线置瓣,缝合应严密,防止损伤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房室结、主动脉瓣,防止瓣周渗漏,检查瓣叶活动度,若保留后瓣叶,应注意组织折叠好,防止保留组织卡瓣。
7.术后处理:按一般体外循环术后处理。①呼吸机支持6~18 h;②循环支持,强心、利尿、正性肌力药物使用;③维持血容量,维持中心静脉压为0.98~1.47kPa(10~15cmH2O),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钾在4.0~4.5mmol/L;④抗凝治疗,拔除纵隔、心包引流管后,当日服华法林3.0mg,维持凝血酶原时间为20~30s;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或先锋霉素V,视体温及血常规检查情况再调换抗生素,必要时作细菌培养、药敏指导用药。,,,0.0.0.0 10450,189,"

 主动脉瓣狭窄
【诊断依据】
1.轻症者可无症状,较重者可有疲乏无力、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甚至突然死亡。
2.脉搏细弱,心界扩大,心底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区听到音调高、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3.胸片示左心室增大,心尖部呈肥圆形,可见主动脉钙化影。
4.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和劳损。
5.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狭窄,瓣叶增厚和钙化,以及室壁增厚等表现。
【检查】
1.C-反应蛋白,血沉,抗"O",凝血因子Ⅰ,凝血酶原时间(奎氏法)。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必要时心导管检查。
【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2.适当限制体力活动。
3.预防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1).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一般应联合应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无血培养结果时首选青霉素,急性者用2000万~3000万U/d,亚急性者用1000万~2000万U/d以上,如疗效不佳,5~7d后可增至3000万~4000万U/d,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如链霉素0.75g肌注,1/d;无效者改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作调整。疗程要足够长,一般为4~6周,要至少连续3次以上血培养阴性,体温、血象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方可考虑停药。
(2).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参见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内容)。
(3).抗心律失常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药物 (参见心律失常的相关内容)。
(4).有栓塞并发症者,可根据栓塞部位及病情适当使用抗凝疗法,肝素首剂30mg静注,以后800~1000U/h静滴,华法林初次5~10mg/d,3~5d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或INR值调整剂量,维持量一般为2.5~10mg/d。
(5).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瓣膜修补、瓣膜置换或感染性动脉瘤的切除术。

4.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应适量应用洋地黄治疗,如地高辛0.25mg,1/d(参见心功能不全相关内容),出现心绞痛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如消心痛10mg,3/d,或其它中、长效制剂;若出现下肢水肿应使用利尿剂,但不宜过量,防止发生心排血量降低。
5.严重者应积极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1)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瓣叶硬化严重或伴有重度钙化不适合作交界切开术,或交界切开术后产生明显关闭不全者,应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用人造瓣膜置换。
(2)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要点:①剪除瓣膜要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特别是瓣膜钙化明显、影响瓣环、嵌入心肌者,剪除时慎防剪穿心肌、管壁、室间隔,或损伤二尖瓣前叶;②置换的人造瓣膜宜选用中央血流,且瓣口相对较大的类型(型号),如瓣环(或瓣窦)过小,则需切开瓣环,做扩大瓣环处理;③置换瓣膜缝针应确切缝于瓣环上,不宜过疏过密,缝针过疏易造成缩环,下瓣困难,易漏;④置换瓣膜就位要确切,缝线打结要紧,防瓣周漏,线尾长度以2.0mm,以免干扰瓣叶启闭;⑤防止冠状动脉开口损伤、阻塞。
6.术后处理:一般处理同二尖瓣狭窄术后处理。注意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注意神经系统和心、肺、肝、肾功能,维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血容量与心脏排血量接近正常。术后早期辅助呼吸、激素应用、抗生素治疗。术后2~3日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开始抗凝治疗,一般用华法林1.5mg开始,1/d,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一般保持凝血酶原时间为 20~30s,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硝普钠)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