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用药指南 > 文章内容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七章 补虚药-1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6-24 14:02浏览:

第一节 补气药

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2.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甘补而平,不燥不腻。

3.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4.太子参:补气生津。

5.黄芪:补气升阳(补中益气丸),益卫固表(玉屏风散),托毒生肌,利水消肿,补气生血(当归补血口服液)。

6.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7.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平补气阴之品。肺肾两虚的喘咳。

8.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9.绞股蓝: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10.饴糖: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11.蜂蜜: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乌头类药中毒、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12.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13.刺五加: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

14.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15.红景天:益气,平喘,活血通脉。

甘补而平,不燥不腻:党参 缓和药性:甘草、大枣

平补气阴之品,肺肾两虚的喘咳:山药

乌头类药中毒,疮疡不敛、水火烫伤:蜂蜜

第二节 补阳药

1.鹿茸(肝肾):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2.肉苁蓉(肾大肠):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3.锁阳(肾大肠):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4.巴戟天(肝肾):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5.淫羊藿(肝肾):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6.仙茅(肝肾脾):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寒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