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支气管扩张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扩张症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24 08:20浏览:

支气管扩张的健康教育

  (一)心理指导

  由于疾病迁延不愈,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等情绪;咯血时,患者感到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会出现极度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应进行疏导、解释、鼓励,应加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咯血时,护理人员应陪伴及安慰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

  (二)饮食

  1、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咯血期间,因过冷或过热食物均易诱发咯血,应以温凉为宜,少食多餐。

  2、指导患者在咳痰后及进食前后漱口,祛除痰臭,促进食欲。

  3、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少于1500-2000毫升每天,以稀释痰液,有利排痰。

  (三)休息活动指导

  休息能减少肺活动度,避免因活动诱发咯血。小量咯血应静卧休息,大量咯血或病情严重应绝对卧床。

  (四)体位引流

  原则上应使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在下,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五)出院指导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防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性,及时治疗呼吸道慢性病灶,避免受凉,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者应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疾病知识指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长期防治计划。

  3、保健知识宣传

  学会自我监测病情,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方法,及抗生素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

  4、生活指导

  讲明加强营养对机体康复的作用,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消除紧张心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支气管扩张症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最常见于感染之后,支气管壁的破坏与阻塞是本病的发生基础。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病变多见于左肺下叶的段支气管,病变的支气管呈柱状、梭形或囊状扩张,可直抵胸膜下,支气管腔内常含有黄色或黄绿色、带血的渗出物,有臭味;晚期,支气管壁增厚;病变严重者,支气管壁平滑肌、弹力纤维与软骨均遭破坏,周围肺组织纤维化、肺气肿。

  镜下观:

  1.粘膜水肿,上皮脱落与深浅不等的溃疡,管壁有许多慢性炎细胞浸润与肉芽组织增生,粘膜上皮可以化生。

  2.平滑肌、弹力纤维与软骨减少,有的完全消失。

  3.病程长者,支气管壁与周围的肺组织可发生纤维化、可有上皮化生。

  三、病理与临床联系

  1.咳嗽、咳痰,晨起痰多,痰为脓性,有臭味,静置分三层;

  2.大量咳血;

  3.慢性感染中毒症状;

  4.感染严重时可并发肺脓肿、脓胸与肺炎等;

  5.X—ray碘油造影可显示扩张支气管的部位及病变情况。

  四、并发症

  肺气肿、肺心病、脓胸、脓气胸。

  扩张的支气管难以恢复,有时需手术治疗

  肺气肿

  末梢肺组织因残气量增多而呈过度充气和膨胀,并有肺泡壁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

  ㈠病因与发病机理

  1.阻塞性通气障碍;

  2.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的破坏;

  3.α-抗胰蛋白酶(α-AT)缺乏。

  ㈡肺气肿的类型及特点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

  ⑴小叶中央型:远端的Ⅰ级或Ⅱ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扩张位于肺小叶的中央区。

  ⑵全小叶型:病变累及整个肺小叶。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弥漫扩张伴破坏、断裂,有时肺泡过度扩张互相融合成大气肿囊腔。

  2.间质性肺气肿由于肺突然高压造成肺泡间隔或细支气管壁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大体可见气体在小叶间隔与脏层胸膜连接处排列成串。

  3.老年性肺气肿老年人的肺泡弹力纤维减少。

  4.代偿性肺气肿多见于肺萎陷灶和实变灶周围。

  ㈢病理变化

  肉眼观:肺体积增大,边缘钝圆,肺组织灰白,表面可见肋骨压痕,质地柔软,弹性降低,指压留痕,切面似海绵状。

  镜下观:肺泡弥漫性过度扩张,肺泡间隔变窄、断裂,肺的毛细血管床减少,肺小动脉内膜纤维增生肥厚,相邻的肺泡过度充气、破裂,可融合成大泡。小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常伴有慢性炎症。

  ㈣病理与临床联系

  主要症状是气短。患者可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紫绀等甚至可以发生肺性脑病。严重肺气肿者,可出现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X线肺部透亮度增加。

  ㈤结局

  可继发肺源性心脏病,个别病例可发生自发性气胸。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