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08-18 09:20浏览:
次
抑郁是妊娠和产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据调查,70%的女性在妊娠期存在抑郁症状,10-16%符合重性抑郁(MDD)诊断标准,而大约40%的患者在妊娠期经历人生中的首次抑郁发作,大约33%的患者在产后经历首次抑郁发作。产后死亡个案中,自杀占20%。
对于轻中度抑郁而言,心理治疗应作为第一步。然而,对于中重度抑郁,或既往对抑郁治疗产生应答者,抗抑郁药治疗应作为一线治疗。
然而,人们担忧的问题主要是妊娠期抗抑郁药暴露对胎儿的影响,涉及胎儿发育、新生儿发育和长期发育,具体表现为低体重儿、早产儿、先天畸形、新生儿喂养困难、儿童认知和行为问题等。
大约三分之一的妊娠期女性曾使用精神药物。需要用药时,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若剂量不足,母亲和孩子将分别暴露于抑郁本身和抗抑郁药的风险之下。
SSRI类药物
1致畸风险
总体而言,SSRIs是安全的;即使有研究显示,SSRIs与脐膨出、无脑畸形、颅缝早闭及心脏畸形风险的升高相关,其绝对风险也很小。
2出生体重
有研究显示,抑郁未治疗组后代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抗抑郁药治疗组。
3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多项研究发现SSRIs与ASD相关,但ASD本身与母亲的抑郁有关。
4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多项研究显示,SSRIs与PPHN有关,但其中大部分研究显示,这一相关性仅在妊娠的后三个月用药时成立。
5早产
孕中期及孕后期使用抗抑郁药与早产(孕37周前分娩)相关,与未暴露于抗抑郁药的抑郁孕妇相比,这一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
6新生儿行为综合征或产后适应综合征
抗抑郁药与新生儿一过性并发症相关。妊娠后期暴露于SSRIs和SNRIs的婴儿中,有30%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易激惹、呼吸窘迫、焦虑不安、呼吸急促、低血糖、体温不稳、哭声微弱、肌张力差、喂食不佳及萎靡等。
其他抗抑郁药
1、SNRIs:心脏畸形风险并不升高,转归与SSRIs类似,包括呼吸问题、早产及产后适应综合征(PNAS)等。
2、曲唑酮:已发表研究显示,相比于基线水平,曲唑酮和萘法唑酮并不升高重大畸形风险。
3、米氮平:未发现与先天性畸形相关。研究显示其转归与SSRIs类似,包括早产。
4、乐孚亭(安非他酮):大部分研究提示该药并不升高畸形风险。
所有精神药物均可进入乳汁,然而,个体化评估仍然很重要:婴儿暴露于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母亲,暴露于抗抑郁药,还有母亲的个人意愿,需要全盘考虑。
考虑到抗抑郁药总体是安全的,若一种药物在既往或当前的治疗中有效,那么该药应优先考虑。产后属于易感性上升的关键时期,此时不宜尝试未知的药物,否则母亲和孩子可能同时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