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猪苓(二钱) 滑石(碾.二钱) 寒水石(碾.一两) 甘草(炙.一两) 泽泻(一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与主治】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吐泻。皆治。 【用法与用量】每服三钱,入蜜些少...
【方名】 六一散 【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分类】 祛暑剂-清暑利湿 【组成】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方诀】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本方可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等属湿热者。) 【用法】 为细末,...
【处方】滑石600g 甘草100g 朱砂30g 【制法】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 【功能与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
《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一两(12g) 黄芪一两一分(15g) 甘草半两(6g),炒 白术七钱半(9g) [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15g),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
《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 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0g) 甘草炙黄,一两(3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30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
《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9 g) 芍药三两(9 g) 白术二两(6 g) 生姜切,三两(9 g) 附子一枚(9 g)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厚朴去皮,姜制,炒 白术 木瓜去瓣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半两(15g) [用法]上口父 咀,每服四钱(12 g),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12g) 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
《杨氏家藏方》 [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各9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入盐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盐少许)。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