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列表
  • 带头大哥四逆散2018-07-23 15:26:56

    1.四逆散与小柴胡汤 分析:两方均出自《伤寒论》,同为和解剂,均含有柴胡、甘草,用治少阳枢机不利之胁肋闷胀,脉弦。 四逆散组成尚有枳实、芍药。方中柴胡升散清阳,透邪疏肝,枳实行气破结,宣通胃络。柴胡配枳实,升降宣郁,升清降浊。芍药益阴养血,甘...

  • 治疗妇科病的一些古今方2018-07-23 15:25:50

    蕲艾内汤灸的治疗病证 蕲艾内汤灸是将单味蕲艾叶或以蕲艾叶为主的复方药物加水煎煮,制成内服的液体制剂。服用时要趁热饮服,服后身体以有发汗之感为佳。本疗法之所以叫灸,取蕲艾的温汤液在热力的作用下,透达人体各脏腑器官,达到灸治的效果。 蕲艾内汤灸...

  • 五脏常见虚劳症(阴、阳、气、血)及调理法2018-07-23 15:23:36

    虚证指的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本症虽繁,较复杂,但总不离五脏,而五脏之伤不外乎阴、阳、气、血。归纳来,有阴虚,阳虚,阴阳皆虚;有气虚,血虚,气血双虚。虚劳之病,临床较为多见,只要使用辩证论治,整体治疗,善于掌握补益...

  • 地榆2018-04-18 08:41:45

    【地榆】 别名:酸赭、山枣参。 性味与归经: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9~15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

  • 百足藤2018-04-18 08:41:31

    【百足藤】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林内石上或树干上附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接骨,消肿止痛。主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 温经汤2018-04-17 21:14:09

    【温经汤】 处方:阿胶(蛤粉碎炒)、当归(去芦)、川芎、人参、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药、牡丹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三两,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制法:以上药材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

  • 吴茱萸汤2018-04-17 21:13:24

    【吴茱萸汤】 处方:桔梗(去苗)、防风(去苗、叉)、乾姜(炮)、甘草(炙)、当归(去苗、微炒)、细辛(去苗),各半两;熟乾地黄三分,吴茱萸(汤洗七遍、微炒)二两。 制法:以上药材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泠,胸膈满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

  • 气的生成2018-04-17 21:12:36

    【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从其本源看,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相结合而成的。气的生成有赖于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综合作用,其中与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 1.肺为气之主:肺为体内外之气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

  • 痰饮之分2018-04-17 21:11:50

    【痰饮之分】 (1)有形的痰饮: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如咳咯而出的痰液,呕泄而出之水饮痰浊等。 (2)无形的痰饮:无形的痰饮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

  • 津和液异同2018-04-17 21:11:02

    【津和液异同】 津与液皆来源于水谷精微,但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有所不同: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 首页
  • 上一页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下一页
  • 末页
  • 3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