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什么是骨质疏松 诊断标准了解一下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9-28 20:05浏览:

 一、总的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需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包括现病史、个人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和家族史等)、体格检查、生化检查、骨密度(BMD)定量测定及影像学检查。
BMD测量之后通常会得到一个T值和Z值,T值是将患者的BMD与预测的平均BMD值(即同性别30-35岁人群BMD的平均值)相比较,并以标准差(s)表示,BMD低于平均值一个s者,其T值为-1。
在腰椎,1个s约为10%;Z值用于判定患者的骨丢失是否超出预期,Z值将患者的BMD与同年龄、性别、种族的平均BMD值相比,并将其差异用s表示。如一位70岁的女性,如其Z值是-1,即在80岁女性的骨密度平均值以下1个s,而她的T值是-3,说明她的骨密度量在平均值的3个s以下。
二、具体的参照标准
(1)WHO诊断标准:是1994以骨密度值为根据制定的白人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①正常:BMD或骨矿水平(BMC)在正常青年平均值的±1s以内。②骨量减少(低骨量):BMD/BMC低于正常1-2.5s。③骨质疏松症:BMD/BMC低于正常2.5s。④严重骨质疏松症(确定性骨质疏松症):BMD/BMC低于正常2.5s以上,同时伴有1或1处以上的骨折。
(2)中国标准:以汉族女性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测量峰值骨量(x±s)为标准,>-1s为正常;-1s~-2s骨量减少;<-2s以上为骨质疏松;<-2s同时伴一处以上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3s以上即使无骨折也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3)如诊断值不用s而用百分比表示,则测定的骨矿密度值与同性别的骨峰值比较,减少1%~12%为正常,减少13%~24%为骨量减少,减少25%以上为骨质疏松症,减少37%以上为严重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