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骨折处理相关知识解读 处理步骤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9-16 21:04浏览:

 什么是骨折?
 
骨折因严重受伤而引起,可能是摔倒或受到猛击所致,骨头裂开或折断,而周围组织无严重损伤,皮肤也没有破损,称为无创骨折。周围组织广泛受损,折断的骨头或穿透邻近组织,凸出于皮肤之外,称为有创骨折。有创骨折的伤者易感染,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若是轻微骨折,只要休息再加上夹板或悬带,伤处就会自行愈合。万一伤势比较严重,得把断裂的骨片接上,断骨接好后,须停止活动、固定骨位。
 
处理步骤
 
根据病情的轻重与不同采取相适应的体位,原则上是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将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卧位,让病人放松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等。
 
1、止血
 
(1)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皮肤小伤口。
 
(2)指压止血法:用于处理较急剧出血,用手指或掌压迫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流。
 
(3)加垫强屈关节止血法:适用于单纯加压包扎止血无效。
 
(4)止血带止血法:适用大血管损伤的四肢严重创伤,不做首选。
 
止血法注意事项
 
1、对于颈部出血者,限于紧急情况、时间短、不能同时压迫双侧会引起血压下降脉搏减慢,心跳停止的危险。
 
2,、近心端靠伤口的部位,应加补垫,松紧度适度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宜。
 
3、时间越短越好,小于3小时每小时放松半分钟至一分钟。
 
4、止血带要明确标记,注明时间及部位。
 
5、尽快送往医院,向接诊医生说明。
 
2、包扎
 
包扎具有保护创面、压迫止血、骨折固定。用药及减轻疼痛的作用。
 
(1)绷带:一般用于四肢及头部伤。
 
(2)三角巾:颜面部较大范围伤口。
 
(3)方巾:一般用于四肢。
 
(就地取材:干净毛巾、手帕、布块、衣裤、绷带)
 
注意事项
 
1、根据受伤部位,选用适合的包扎用物及包扎方法。
 
2、包扎前注意创面的清理、消毒、预防伤口感染。
 
3、注意包扎的松紧度,对于出血性采用加压包扎,应随时观察肢端血运情况。
 
4、包扎时要使病人处于舒适的体位。四肢包扎注意保持功能位置。
 
5、包扎顺序原则上应为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固定绷带时应在肢体外侧面,不可在伤口处受压处、摩擦处和骨隆部打结。
 
6、对于外露骨折或内脏器官,不可随便还纳。
 
7、采用三角巾帽式包扎,要注意呼吸情况。
 
3、固定
 
可用:木棍、树枝、金属夹板、布伞、木板、悬臂吊带等。
 
注意事项
 
1、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病情、如心肺复苏、抢救休克、止血包扎等,然后才是固定。
 
2、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折断移位,而不是复位。对于伤员病员,看到受伤部位畸形,也不可随便矫正拉直。注意防止并发症。
 
3、选择固定粗隆应长短、宽窄适宜,固定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以免受伤部位的移动。
 
4、对于开放性骨折闭合关节脱位,应先包扎伤口。用夹板固定时,先固定骨折下部,以防充血。
 
5、固定时动作应轻巧,固定应牢靠,且松紧适度。
 
4、搬运
 
病人通过现场急救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快将病人转送到医院,使其受到专科治疗和护理。
 
注意事项:
 
多人搬运注意协调。脊柱、脊髓损伤禁用拉车式搬运,伴有颈椎损伤,予颈托固定,防止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