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8浏览:
次
1、所有不伴胸腺瘤的全身型MG患者,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效果不佳或剂量不断增加者。
2、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引起一次以上肌无力危象或胆碱能神经中毒危象者。
3、育龄期妇女要求妊娠者。
4、MG伴胸腺瘤者。
5、单纯眼肌型有20%~30%的自然缓解率,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特别是学龄前儿童。长时间药物治疗反应不佳者,方可考虑手术治疗。
1、全身情况差,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2、年龄超过60岁,对药物反应良好者。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1、控制肺部感染。
2、对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病人,应制订出抗胆碱酯酶药物的有效治疗剂量。
暂无可参考资料。
1、手术径路
虽然胸腺主要位于前上纵隔,但异位胸腺甚多。由于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有不同的手术径路。(1)经颈部胸腺切除:于胸骨切迹上方2cm,沿皮纹作弧形长约5~6cm切口,两侧达胸锁乳突肌,在颈阔肌深面游离皮瓣,上方至甲状腺平面,下方至胸骨平面,正中向两侧分开胸骨甲状肌,即可见到胸腺。胸腺位于胸骨甲状肌深面,甲状腺下静脉的前面,向上常达甲状腺下极,这一径路创伤小,但由于显露较差,目前较少采用。
(2)胸骨劈开径路:经胸骨劈开有两种径路,一为全胸骨劈开径路,即上方起于胸骨切迹上1~2cm,下方至剑突,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按常规从胸骨切迹开始正中劈开胸骨,骨髓腔骨蜡止血后,撑开切口,显露胸腺。另一径路为部分胸骨劈开,即从胸骨切迹劈开胸骨至第3肋间,并在第3肋间向左或右横断半侧胸骨。
(3)扩大胸腺切除径路:系前述之颈部切口加全胸骨正中劈口径路。
全胸骨劈开与扩大胸腺切除径路,是基于纵隔脂肪内可能含有异位胸腺,强调清除所有纵隔脂肪组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经颈径路和部分胸骨劈开径路高。几种径路所行胸腺切除的远期效果,尚无严格的对比研究证明其差异。
(4)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径路:于右胸腋前线及腋中线之间第6肋间切一小口,进入胸腔,置入胸腔镜探查,在胸腔镜指引下分别于腋前线第3或4肋间及锁骨中线第5肋间切开形成操作孔。
2、胸腺切除
(1)经颈径路在显露胸腺后,可从胸腺左上极开始,左上极靠近甲状腺下静脉,结扎切断后,以胸腺上的结扎线作牵引,向下钝性游离。然后游离右上极胸腺。向下游离至胸骨切迹后,手指插入纵隔,将胸腺与胸骨后、两侧胸膜及后壁无名静脉细心分开,遇有条索应结扎切断,将整个胸腺完整切除。(2)胸骨劈开径路:全胸骨劈开径路与扩大胸腺切除径路的胸腺切除方法大致相同。撑开器撑开劈开的胸骨后,将胸膜往两侧分离,剪开胸腺前之包膜,先分离胸腺的两下极,分离后可用粗线贯穿缝合作为牵引,再游离后壁及两侧。分离中遇到胸腺静脉予以结扎切断。最后游离胸腺之两上极,两上极可有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予以结扎切断,即可将胸腺完整切除。
(3)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于膈神经前沿纵行切开前纵隔胸膜,钝性推开胸骨后间隙,显露胸腺右叶,用卵圆钳提起胸腺下极,沿包膜钝性和锐性解剖胸腺后方,近无名静脉处仔细分离出胸腺静脉,钛夹钳闭后切断。再向上解剖胸腺上极,予以切除。以相同方法分离解剖切除左叶胸腺,并行纵隔脂肪清除。
3、纵隔脂肪清除
胸腺切除后,应将膈神经前方的脂肪组织尽可能清除,包括颈部上极周围,大血管及心包前方。全胸骨劈开径路及扩大胸腺切除径路,脂肪组织清除更为彻底。
4、放置引流
冲洗切口。胸骨劈开径路可放置乳胶管或硅胶管引流,纵隔部分剪多个侧孔,由剑突处引出。部分胸骨劈开者可在第3肋间平面胸骨右或左另戳一小口引出。电视胸腔镜手术置胸腔闭式引流。术毕连接闭式引流或负压引流器吸引。
5、关闭切口
胸骨采用不锈钢丝缝合,拉拢固定,分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
暂无可参考资料。
暂无可参考资料。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1、对症状较重的全身型或手术结束后体力恢复不佳的患者,可延迟拔出气管插管,送入监护室后,继续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
2、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变化,床旁备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设备。
3、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4、使用抗生素,但避免用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霉素。
5、对已采用皮质激素治疗者,术后应适当增加剂量,以预防肾上腺功能不足。
6、避免使用氯丙嗪、地西泮(安定)、苯妥英钠、奎尼丁、吗啡、硫酸镁、巴比妥钠等。
7、继续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用药剂量开始时应比术前减少1/2~1/3,然后再根据病情增减。
8、24~48h后拔出引流。
9、MG术后应密切注意危象的发生,可因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而出现胆碱能危象,表现为肌无力加剧,瞳孔缩小、出汗、腹痛、肌束震颤,亦可因药物剂量不足而发生肌无力危象,两种危象往往难以区别。注射速效、短效的依酚氯铵(氯化腾喜龙)可以改善肌无力危象患者的肌力,而对胆碱能危象患者无效,是个很好的鉴别方法,但目前已无此种药物生产。因而对呼吸困难、痰多、已发生危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减少甚至暂时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以后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剂量。气管内分泌物多者,可用阿托品0.5mg皮下或静脉注射。
1、分离胸腺两侧时,避免损伤胸膜。如胸膜损伤较小,可直接缝合或结扎封闭;损伤较大者,可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2、仔细清除颈部及前纵隔脂肪组织,防止异位胸腺存留。
3、清除脂肪组织时,避免损伤膈神经,否则,可加重术后的呼吸功能障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