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8浏览:

1. 适应症

有中重度的呼吸困难,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及胸腹矛盾运动,有中到重度的酸中毒(PH7.30—7.35),高碳酸血症(PaCO2 45—60mmhg),呼吸频率大于25次/分。

预防呼吸衰竭:如外科手术后支持。

康复治疗:COPD缓解期,神经肌肉疾病等。

2. 禁忌症

有呼吸抑制或停止,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嗜睡、意识障碍或不合作者,易误吸者(吞咽反射异常、严重消化道出血),痰液粘稠或大量气道分泌物,近期曾行面部或胃食管手术,头面部外伤、固有的鼻咽部异常,极度肥胖,严重的胃肠胀气。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暂无可参考资料。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经鼻/口鼻面罩进行的气道正压机械通气,通过压力支持通气而辅助呼吸,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呼吸障碍或衰竭的患者,可改善通换气,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的消耗适应于多种呼衰,在文章中有详细说明。患者的呼吸道通过鼻/面罩、管道与呼吸机连接成相对封闭的环境,呼吸机的工作模式有持续气道正压和双水平气道正压两种,临床常用的是后一种。

【操作方法】

1、合适的监护条件。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3、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罩、鼻囊管或接口器等)。

4、选择呼吸机。

5、配带头带(鼓励患者扶持罩,避免固定带的张力过高)。

6、开动和连接呼吸机。

7、开始用低的压力(容量),用自主触发(有后备频率)的模式;压力限制型:吸气压8-12cmH2O,呼气压3-5cmH2O;容量限制型:10ml/Kg。

8、按照患者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吸气压(至10-20 cmH2O)或潮气量(至10-15ml/Kg),以达到缓解气促,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和理想的人机同步性为目标。

9、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需要时给氧,使SatO2>90%。

10、检查漏气,必要时调整固定带的张力。

11、有指征时加用湿化器。

12、对燥动的患者考虑使用浅镇静剂(例如:静脉用氯羟甲基安定0.5mg)

13、需要时反复鼓励和检查患者。

14、间歇监测血气(开始1-2 小时后,以后按需而定)。

【常用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1、通气模式多种的通气模式均可以应用于NIPPV,临床上通常选用同步性较好的模式,如:压力支持(PSV)等。一些新的、人机同步性能比较好的通气模式,如: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比例辅助通气(PAV)等,已经有用于NIPPV 的报道。由于NIPPV 治疗时强调患者的舒适性,建议选用同步触发性能比较好的触发方式,如:流量触发、容量触发或流量自动追踪(Auto-track)等。

2、参数

(1)潮气量5~10ml/Kg

(2)呼吸频率16~30 次/分

(3)吸气流量递减型,足够可变,峰值:40~60L/分

(4)吸气时间0.8~1.2 秒

(5)吸气压力10~25cmH2O

(6)呼气压力(PEEP)3~5cmH2O(Ⅰ型呼吸衰竭时用4~8cmH2O)

7. 并发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尽量给予清淡有营养的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

10. 术后护理

暂无可参考资料。

11. 注意事项

【患者要求】

1、清醒能够合作。

2、血流动力学稳定。

3、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即患者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

4、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并能耐受鼻/面罩;

5、呼吸频率勿过快或过慢。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