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6浏览:
次
扩大的颈段食道肌层切开术适用于:
由Orringer和Mich于1980年报道的这种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
1、咽食管憩室合并有环咽肌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者。
2、咽食管憩室切除术后复发。
3、其他原因所致吞咽功能障碍,如脑血管意外后吞咽障碍、症状性胸段食管痉挛或多发性肌炎等。
1、病人心肺功能差,或有严重肾疾病而不能进行较大手术者。
2、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友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3、已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者。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1、按一般胸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方法准备。
2、术前3日,每晚冲洗食管1次,清洗后注入新霉素溶液。
3、术前1小时安置胃管。
1、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麻醉后,先用硬质食管镜检查食管,以除外食管痉挛或食管炎性疾病,并以此估计咽食管憩室的容量。
2、患者取平卧位,肩部略垫高,以便颈部伸展。枕部垫一头圈,头偏向右侧。
1、切口:以环状软骨为中心,平行于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做一斜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2、逐次切开颈阔肌、肩胛舌骨肌和筋膜层:将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向外牵拉,将气管向内侧牵拉;在食管气管沟内解剖出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必要时,可以结扎甲状腺中静脉或甲状腺下动脉。
3、继续分离颈部筋膜层达椎前筋膜。为便于解剖、显露颈段食管和憩室,可从鼻腔内插入一根Hurst-Malony探条至颈段食管。
4、解剖、分离憩室周围的纤维组织和粘连。用一把Allis钳或Babcock钳夹住憩室底部作为牵引,以利于憩室的解剖。
5、分开憩室起始部位的食管肌层,仔细确认憩室颈部即憩室起始部位的黏膜膨出处。用一把直角钳挑起该处的肌肉,用电刀切开,该切口向下、向后延长到锁骨后约2cm,向上延长至甲状软骨的上角水平,总长度约7~10cm。
6、如憩室大小为1.5~2cm或更小,一般不必切除。如果憩室较大,可用自动缝合器夹住憩室颈部进行缝合,之后切除憩室。
7、冲洗伤口 将胃管插至颈段食管腔内进行充气试验,仔细检查憩室近侧切缘有无泄漏现象。如发现有气体逸出,在黏膜撕裂处用细丝线予以缝合修补,并将胃管插至胃内,用以术后进行胃肠减压。
8、切口内置引流条。
9、逐层缝合切口。
本术式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满意。大部分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症状解除,可进普食,较少见的术后并发症为:
1、唾液瘘。
2、声带(左)麻痹。
3、偶尔有轻度的吞咽不畅。
4、个别患者术后因困难症状无改善。
暂无可参考资料。
可吃粥、面条之类易消化食物。
1、扩大的颈段食道肌层切开术的术后处理原则基本同环咽肌切开及咽食管憩室切除术。胃管可在术后第1天拔除并开始进清流质食物,术后第3天改为流质或软食。
2、切口内的引流条可在术后24~48h拔除。
注意感染,注意调理。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