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5浏览:
次
慢性肺栓塞。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暂无可参考资料。
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分别置肺动脉和左心房两根引流管,在并行循环降温过程中游离左、右肺动脉至折返处,充分显露肺动脉及其分 支,切开主肺动脉清除较大块血栓。阻断升主动脉,以1000ml冷停跳液灌注,心肌表面以冰盐水及冰屑降温,切开右心房,经三尖瓣口探查并清除右心室内血 栓,当鼻温降至19℃时停循环,切开右肺动脉,将机化血栓连同内膜由近及远从血管腔内剥离,同法进行左肺动脉的剥离,血栓清除干净后,恢复循环。
1.右心衰竭
术前右心功能长期受损较重者,由于术中心肌保护不够充分,术后肺血管床再灌注后的反应性血管收缩而肺动脉压未能迅即下降,为导致术后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术中充分保护心肌,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时采取措施。常用的降肺动脉压的药物均有降低周围动脉压之虑。选择性降肺高压药物一氧化氮近年已多有应用,以特殊装置吸入20~40ppm浓度的一氧化氮,安全有效且便于控制。
2.再灌注肺水肿
又称“局部性ARDS”、“肺出血综合征”,表现为术后明显的低氧血症,可在术后立即或3~5d后出现,发生率约20%,须行机械通气必要时辅以PEEP,数日后可渐恢复,手术结束时静注皮质激素,次日再用1次可减少其发生,严重者可有大量支气管内出血,可通过Carlen导管阻塞该侧气道以暂时填塞凝血而止住。
3.双侧膈神经麻痹
由于术中解剖牵拉、缺血、局部低温等因素而致,须呼吸支持待自然恢复。
4.预防血栓栓塞的再形成与复发
术后应予抗凝治疗,具体方法与急性肺栓塞术后相同。
暂无可参考资料。
密切注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做好引流。
注意预防感染发生。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