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4浏览:

1. 适应症

1、单纯骨结核具有明显的死腔、死骨甚至窦道者,应及时施行病灶清除术。

2、单纯滑膜结核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恶化者,应即施行滑膜切除术。

3、全关节结核在成人不但需行病灶清除,而且应同时作关节融合术;如年龄不足12岁,为避免骨骺损伤,可仅清除病灶,暂不作关节融合。合并感染者应在抗生素控制下手术。

2. 禁忌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膝关节结核病人常因腓肠肌痉挛、挛缩而致屈曲畸形,因此,术前应先作皮牵引逐渐纠正之。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病侧股部环扎充气止血带。

2、切口、显露:见膝关节前内侧显露途径。

3、清除病灶:病肢驱血,将止血带充气约33.2kpa(250mmhg)压力,然后进行清除病灶。因病灶类型不同,应施行不同的清除方法。

对单纯滑膜结核病人,可以作大部分滑膜切除术。先自股四头肌腱扩张部分离髌上滑囊和膝关节内侧的滑膜。在分离髋上滑囊时,不要切除股骨下端前面的骨膜与脂肪,以减少术后的粘连。然后,在髌骨内侧切开关节滑膜,吸尽脓液,将髌骨从滑膜上分离出来,并拉向外侧,再分离膝外侧的滑膜。整块切除髌上滑囊及关节两侧的滑膜,尽量切除残余的滑膜以及髌下脂肪垫,但需保留两侧副韧带、半月板和交叉韧带。后侧关节囊用锐利刮匙从两侧伸入搔刮。最后,将关节腔内的肉芽仔细清除。

全关节结核需行关节融合者,可直接采用膝关节前侧切口,切断股四头肌腱,向下翻开,切除髌骨,以充分显露关节腔。在清除前侧及两侧的病灶以后,屈膝90°,自关节侧面切断侧副韧带及关节囊,切断交叉韧带,完全分离股骨与胫骨,即可充分显露并切除关节后部的滑膜。检查病灶已彻底清除后,冲洗伤口,即可行关节融合(见膝关节加压融合术)。

4、缝合: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伤口,注入链霉素1g后分层缝合。

7. 并发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

2、多吃鸡肉、鱼肉等高蛋白,以提供恢复所需要的营养。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0. 术后护理

1、单纯滑膜结核仅作病灶清除未行关节融合者,术后采用小腿皮牵引,固定病膝于伸直位。3周后开始锻炼膝关节伸屈功能;6周后除去牵引,扶拐离床下地活动。

2、全关节结核仅清除病灶未融合者,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8~12周,12岁后考虑融合关节。

3、同时作病灶清除与关节融合者,抬高病肢,肢体下要均匀垫好,并注意肢端血运,有障碍时应立即松开石膏,术后10~14日拆线。术后4~6周可除去加压器,改用长腿筒形石膏固定4周。固定期间可负重行走。X线片证实骨性愈合后,即可除去外固定。

11. 注意事项

为避免损伤腘窝部的血管、神经,清除关节囊后壁的结核病灶时,应仅切除滑膜,不包括关节囊,切忌切除太深而损伤腘窝血管。如病灶已侵犯到关节囊外,应放松止血带,辨清腘窝血管、神经的位置后再行清除。在关节融合锯骨时,应注意保护和拉开血管、神经,以免损伤。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