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3浏览:
次
前入路髋关节融合术适用于:
1、髋关节结核造成关节严重破坏或畸形。
2、化脓性关节炎治愈,后遗畸形。
3、陈旧性髋脱位,粉碎型骨折,不能重建关节的青年人或体力劳动者。
4、髋关节结构不良,骨盆截骨术或高位股骨截骨术失败者。
5、麻痹性髋脱位,以及先天性髋脱位关节不稳定,不适合关节置换成形者。
6、关节置换或其他手术失败者。
1、腰椎强直和腰椎明显退变,疼痛、僵硬者。
2、髋关节化脓性感染活动期,同侧膝关节强直者。
3、对侧髋、膝都有病变。
4、老年人心肺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以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暂无可参考资料。
暂无可参考资料。
1、切口
起自髂嵴中1/3,向前经髂前上棘转向下,止于大腿中部前外侧,长13~15cm。
2、显露髋关节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在髂前上棘下1~1.5cm缝匠肌外缘处找出股外侧皮神经,并游离保护。自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分离肌肉,向两侧拉开,沿髂嵴切开骨膜,贴髂骨外面,骨膜下剥离阔筋膜张肌和臀中、小肌,纱布填塞止血。有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者,宜在髂骨内侧剥离髂肌。向外牵开臀肌和阔筋膜张肌,向内牵开缝匠肌,即见股直肌,钝性分离并将其深面的旋股外动、静脉结扎切断。在髂前下棘及髋臼上缘切断股直肌直头和反折头起点,向远侧翻转,缝合固定在伤口下方。可见附丽在小粗隆的髂腰肌,向内牵开,显露髋关节囊。
3、切除软骨面植骨融合
沿髋关节T形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头、颈和髋臼上缘,用剥离器向周围剥离。切断圆韧带,屈髋内收、外旋将股骨头脱位。用纱布条套在股骨颈上,切除股骨头和髋臼关节软骨面,修整骨端,复位股骨头。保持屈髋10°~15°,旋转中立位,植骨固定。植骨方法有:Hibb、Wilson、Ghormley、Hender等。充填碎松质骨块于股骨颈及周围的间隙中。若为关节结核,应在伤口内放链霉素1g和异烟肼100mg。
4、缝合固定
保持髋关节位置,先缝合股直肌腱,然后分层缝合。髋“人”字石膏固定。
暂无可参考资料。
暂无可参考资料。
暂无可参考资料。
1、观察足趾血运,术后局部肿胀,出现石膏过紧时,应立即松解。
2、注意定时翻身,防止发生压疮,并主动做肌肉收缩运动。
3、术后3~4d石膏干燥,应带石膏摄X线片,了解位置及植骨片情况,10~14d石膏开窗拆线。
4、一般固定3~4个月,拆石膏摄X线片,直至获得骨性愈合。
5、髋关节手术失血较多,术后需注意全身情况及切口渗血情况,必要时输血。
6、老年人不适宜长期石膏固定和卧床,宜用胫骨结节牵引,允许床上起坐,以减少肺部并发症和膝关节僵硬。
1、髋关节手术失血多,术中应保证输血输液通道并严密止血,防止休克发生。
2、手术显露大、伤口较深,多用纱布填塞止血,注意勿在伤口内遗漏纱布。
3、暴露关节时,勿切断股外侧皮神经,以免术后股外侧麻木不适。
4、关节内粘连或僵硬,要用髋臼凿凿开关节,慎勿用暴力脱位,避免造成股骨颈骨折。
5、髋关节屈曲挛缩,要做髂肌剥离纠正畸形。
6、髋关节内收畸形,宜切断内收肌。
7、切除关节软骨面要达到松质骨出血面,不遗留硬化的软骨下骨。
8、嵌紧植入骨片,先内收髋放入骨片,再外展嵌紧。
9、儿童髋关节应在伸直位固定,成人屈髋10°~15°,不内收外展(肢体缩短外展不大于20°)。
10、骨端切除后不稳定时,应加用三翼钉或其他金属内固定。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