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开放性截肢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1浏览:

1. 适应症

开放性截肢术系指截肢后不缝合皮肤,继面完全开放者。一般于肢体有感染或有较大感染可能性时采用。这是一种暂时性的截肢,将来尚需二期截肢才能装配假肢。截肢方法有环形开放截肢和皮瓣开放截肢两种;战时以前者为常用,因其引流通畅,手术时间短,对伤员的负担轻。

2. 禁忌症

凝血机制有严重障碍。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一些具出血倾向的疾病。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取胶布4条(长度约等于残肢长度加26cm,宽度略小于固定敷料的+形胶布所形成的4个皮肤间隙),胶布的一端互相折叠13cm。

2、将胶布未折叠部分用酒精灯烤粘后,粘贴于覆盖敷料以上残肢皮肤的四个间隙,另用绷带包扎固定。

3、胶布的折叠部分,用图钉固定于扩张板的四边(扩张板的宽度应略大于残肢直径),即可进行牵引。

4、换药时只需取下图钉,将胶布上翻,取下敷料,即可显露断面。

5、皮牵引一般持续2~3周,也可持续至再次截肢前取去。

7. 并发症

肢体疼痛。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加强营养,少食多餐。

2、注意休息,适当运动。

3、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10. 术后护理

患者应规律生活,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

11. 注意事项

环形开放截肢的操作技术与闭合截肢的不同点如下:

1、截断平面:愈低愈好。应在切除感染源及通畅引流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残肢的长度,准备将来再次截肢。

2、皮肤:不作皮瓣,于健康皮肤环形切断,任其自然收缩。

3、肌肉:在皮肤回缩后的平面,环形切断肌肉。切断时刀要锐利,用力均匀,避免引起肌肉不平衡的收缩而不平不齐。

4、骨骼:在肌肉收缩后的平面切开骨膜,不要向近端剥离或切除骨膜,以免骨坏死。然后,在骨膜切开处锯断骨骼。

5、血管:在高于断面1cm处切断,作结扎加缝扎,避免血管断端暴露于创面,引起继发性出血。

6、神经:在高于断面1cm处切断神经,不能用力牵拉,以免神经回缩太高,再次手术时难以寻找;更不能将神经断端遗留在断面上,以免换药时引起伤员难以忍受的疼痛。

7、残端处理:用凡士林纱布及消毒纱布覆盖断面,注意敷料尽可能不覆盖皮肤太多,然后用+形胶布固定。术后残肢需作皮牵引,以防皮肤回缩。

12. 手术影响

截去感染的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