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颈椎半椎板切除减压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1. 适应症

颈椎半椎板切除减压术适用于:

1、椎板及黄韧带本身肥厚,压迫脊髓。

2、椎板局部肿瘤及炎症等需局部切除者。

3、局限性椎管狭窄 如椎板骨折、塌陷,引起椎管内压迫。

4、各种原因所致的单侧神经症状,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致压物局限于椎管后方一侧者,可在相应椎节行半椎板切除、椎管探查。

5、3个或3个以上节段的病变,可以先经前路减压,然后行后路减压主要压迫的节段,以提高减压的效果。

2. 禁忌症

1、全身情况差,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2、颈椎前结构损伤,伴明显不稳定者,宜在前路融合术后再施行减压。

3、严重颈椎管狭窄症者,慎用。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术前训练俯卧位,以适应术中体位的需要。

2、常规备皮,包括头发剃除干净。

3、根据临床和临床影像学征象确定减压部位。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切口

以损伤节段为中心作颈后正中切口,其长度应包括损伤节段上下两个椎节的棘突。还可根据损伤位置的高低,使切口上下延伸,以达到良好的显露。一般自发际上1.0 cm至第7颈椎棘突。

2、椎板显露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项韧带表面,自其一侧将项韧带从棘突表面切开,沿确定显露椎板侧的棘突和椎板切割,用骨膜剥离器自内向外做骨膜下剥离,用干纱条填充止血,逐次将颈7至颈2半侧椎板和关节突暴露,用自动拉钩牵开颈后肌群并固定。

3、半椎板切除

根据需要确定的切除范围。一般多在颈3~6或颈3~7,内侧自棘突基底部,外侧达关节突关节内侧。通常自远侧开始,逐次向近侧进行。以锐性神经剥离子分离上位椎板下缘与黄韧带的附着点。采用薄形冲击式椎板咬骨钳将椎板切除。此即半椎板切除术。

受压的脊髓一经获得减压,迅速向减压区膨胀,棘突基底部和关节突关节内侧缘残存骨性物可能妨碍硬脊膜膨胀,采用薄口冲击式咬骨钳逐次将棘突基底部骨质切除,使之呈斜坡状。由于关节突关节靠近椎弓及椎间孔,怒张血管较多,易撕裂出血,在切除时需仔细分离。将关节突内侧部分切除,脊髓即向减压侧浮动。

7. 并发症

1、脊髓损伤

是主要并发症,其原因:①动作粗糙,手术器械、尤其是咬骨钳太厚,每伸入椎板下方时都可能是一次压迫;②椎板和黄韧带粘连,未作分离或分离不充分,在咬除椎板时将硬脊膜撕裂。

2、脑脊液漏

是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椎管狭窄严重的患者,可因手术时未发现的硬脊膜撕裂,或已发现但认为太小而未作修补,亦可因脊髓减压术后硬膜囊膨胀与减压区周围骨质摩擦破损,加上肌层缝合不严密而造成脑脊液漏,经局部压迫3~5d常可中止,少数需行清创缝合。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暂无可参考资料。

10. 术后护理

1、术后置半管引流条或负压引流管,于24~48小时后取出,并以颈托固定。

2、术后3天可坐起,4天可鼓励患者离床活动,10天拆线,再以石膏颈领固定,为期2~3个月。

3、如术中脊髓受到干扰,术后宜应用地塞米松,每天20mg,2d后减量,维持5~7d,也可同时应用速尿等脱水剂。

11. 注意事项

暂无可参考资料。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