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经椎弓根入路胸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1. 适应症

胸椎间盘突出的中央型和旁中央型,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经脊髓造影或MRI检查证实,应及早手术。

2. 禁忌症

1.完全性截瘫病程在半年以上者。

2.外侧型者经椎弓根入路侵袭性较大,应选择经椎板做锁孔开窗的方法。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全身一般性准备:根据病情与检查,积极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给予各种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2.有便秘者,术前给予缓泻剂,术前夜给予灌肠。有排尿障碍者,术前应导尿,留置导尿管。

3.术后需俯卧者,应提前进行俯卧位训练,使病人能适应此卧位。

4.术前晚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0.1g。

5.术前6~8h内禁食。

6.术前日准备手术野皮肤,清洗剃毛,范围要超过切口四周15cm以上。

7.根据麻醉需要,给予麻醉前用药。

8.术前定位:术前应定出预定切除椎板的脊椎位置,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体表标志定位。由于体形的差异,按标志定位可能有1~2个棘突的误差。为避免误差,可先根据体表标志定位,再在相应棘突的体表上用胶布粘着一铅字,摄X线片后,从X线片上铅字的位置核定手术部位。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手术切口

背部距中线4~6cm做中线旁垂直切口8~10cm,将椎旁肌向内剥离并牵开。

2.突出椎间盘定位

下位几个胸椎间盘突出位置的确定,由术者以手指摸清12肋并与术前胸椎X线片核对,即可准确地判定病变椎间隙。胸椎中上部椎间盘突出,以注射针头刺入估计平面的棘突间韧带内,摄胸椎侧位片亦可确定。

3.椎弓根切除

数出病变椎间隙的下一胸椎的横突和椎弓根,剥除其软组织,以咬骨钳切除横突尖端,沿同平面肋骨头下方找出肋间神经进入椎间孔处,必要时以微型钻切除该肋骨头的下缘。以微型钻或骨凿切除椎弓根,或仅切除椎弓根的上半部,显露出硬脊膜囊的外侧部。

4.显露椎间盘突出部

在显露出硬脊膜囊外侧缘后,继续找出神经根袖套和与之相连接的肋间神经。在硬脊膜囊的前方可发现椎间盘突出部,通常将硬脊膜囊挤压后移,形成压迹状。

5.切除突出椎间盘

此时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轻轻牵开硬脊膜囊,不可过度用力牵拉,以免加重脊髓症状。切开膨隆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切除突出的和在椎间隙内的软性髓核组织比较容易,但切除硬性的椎间盘突出部或骨赘则相当困难,必要时可切断肋间神经。以微型钻或骨凿切除骨性突出的基底部,使骨赘塌陷再逐渐凿除,力争将压迫物完全切除,彻底解除脊髓的受压。

6.缝合切口

本法切除胸椎骨质少,不需做植骨融合。逐层缝合肌肉、深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7. 并发症

术后两下肢麻木,无力加重,由于术中长时间牵拉硬脊膜囊所致,多属暂时性。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暂无可参考资料。

10. 术后护理

1.术后仰卧或侧卧,最好卧硬板床。翻身时应使身体平直,避免扭曲。

2.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肢体功能障碍加重,感觉平面有无上升下降,如有上升,表明脊髓功能有进一步损害,应积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颈椎手术者应密切注意呼吸情况。

3.注意创口引流有无脑脊液流出,如脑脊液流出较多,应考虑提前拔除引流。一般引流在术后24~48h拔除。

4.有截瘫者应按截瘫护理。

11. 注意事项

经椎弓根入路显露的范围还有一定限制,手术区狭长,故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在照明好、局部结构放大和不增加脊髓损伤的情况下,将压迫物全部切除,才可获得良好效果。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