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经皮前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1. 适应症

经皮前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适用于:

1.头颈部外伤,伤后立即出现四肢瘫痪,经颈椎X线检查无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亦无颈椎骨质增生,而脊髓造影,CT脊髓造影或MRI检查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者。

2.轻型头颈部损伤,四肢麻木和无力,症状缓慢发展,颈椎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无骨质增生,脊髓造影或MRI检查证实为本病者。

2. 禁忌症

1.颈髓受压晚期,受压平面以下完全性瘫痪半年以上者,手术恐无恢复希望。

2.肩臂部疼痛的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虽非前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但前路手术侵袭性较大,并发症较多,应以后路手术较好。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一侧髂骨取骨的皮肤和器械准备。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颈部切口

在骨折椎体平面,由颈前部中线到左侧或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做左侧或右侧横切口长6~8cm,左侧切口时喉返神经可少受牵拉。切口沿皮下组织分别向上和向下剥离。

2.显露椎体前面

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颈阔肌和深筋膜,将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牵向外侧;甲状腺、气管和食管牵向内侧。常有甲状腺中静脉妨碍显露,可以在电凝或结扎后剪断。沿疏松的结缔组织向深部剥离,手指在中线可摸到颈椎椎体前面,显露3~4个椎体范围。此时可更换自动牵开器,注意不可损伤食管。在颈3~4平面,可遇到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将之向上牵开;当暴露颈2~3椎间隙时,才需要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在颈7平面,可遇到甲状腺下动脉和喉返神经,小心将之向下方牵开,不可损伤喉返神经。

3.椎体定位

一般在显露出椎体前面后,应用两个注射器针头,在预计的椎间隙和其邻近椎间隙分别刺入,深度为1.5cm,过深即有刺伤颈髓的危险。在手术台旁摄X线颈椎侧位片,洗出湿片后,即可确定椎体及其上一椎间隙。

4.椎间隙钻孔

以骨折椎体的上一椎间隙为中心,将两颈椎椎体前面的前纵韧带做瓣状切开并翻向一侧。颈椎钻孔前,先在预定钻入椎间隙的邻近椎体部分,以铁锤打入一个带4个齿钉的金属固定环,再连接一个垂直的空心圆筒,以保证钻骨时钻头不致滑脱或倾斜。再将Cloward型可调控深度的圆钻置于空心圆筒和固定环内,由椎体前方向后钻入。一般颈3~7椎体的前后径为16~23mm。因此,在钻入15mm后,每钻进1mm即应将圆钻撤出,以剥离器或吸引器头端检查钻孔底部,如发现某处的椎体后面薄层皮质骨有颤动或显露出后纵韧带,即应终止钻入,避免钻进过深损伤硬脊膜和脊髓组织。

5.髓核切除

当用Cloward法以圆钻钻达椎体后缘,仅残留一薄层皮质骨时,椎间隙内的椎间盘组织大部被切除。

6.椎体间骨融合

应用Cloward法时,以环钻由髂骨取骨柱,行椎体间骨融合术。如应用Smith Robinson法,则有取髂骨片融合或不做植骨融合的两种选择。

7.缝合切口

颈椎前置硅胶管引流。逐层缝合深筋膜、颈阔肌、皮下组织和皮肤。

7. 并发症

1.术后血肿。在手术后1~2d内应密切观察手术局部的肿胀情况,如发现呼吸困难,怀疑局部有血肿时,应迅速打开伤口进行处理。

2.术后神经症状加重。应分析原因,如有出血或髂骨柱打入过深压迫脊髓时应再次手术。

3.骨柱脱出。影响下咽功能时,应取出重新植入。

4.声音低粗和嘶哑。术中损伤喉上和喉返神经所致。喉上神经由迷走神经发出后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向内进入喉内支配咽下缩肌、环甲肌和喉粘膜,受损后声音低粗,喉部无感觉;喉返神经邻近甲状腺下动脉,向上内走行于气管和食管间沟的外缘,进入喉内支配声带的运动,损伤时一侧声带麻痹,声音嘶哑。故术者必须熟悉迷走神经和其两个主要分支的走行和解剖关系,当分离和切断甲状腺上、下动脉时必须注意保护两神经,如因牵开器牵拉压迫过久致声音嘶哑时,应放松牵开器。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暂无可参考资料。

10. 术后护理

1.术后头颈两侧置砂袋予以制动。

2.离床活动时带硬领2~3个月。

11. 注意事项

1.术中应用注射针头刺入椎间隙定位时,深度不应超过15mm,以防刺伤脊髓。

2.突入椎管内的骨质和椎间盘组织应予切除。仅做骨融合固定而不彻底切除压迫物,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多不理想。

3.椎体间融合时,髂骨柱的直径应大于钻孔的直径1mm,植入后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髂骨柱前面不得高出颈椎椎体前面或与其前面相平,以防止骨柱向前脱出;骨柱过长或打入过深,则有损伤和压迫脊髓的危险。

4.止血应细致、可靠,关闭伤口前仔细检查伤口的渗血情况,以双极电凝止血,甲状腺动脉切断的近端应做双重结扎,防止术后发生颈部血肿。

5.切除髓核时应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如有半侧脊髓受压或伴有一侧神经根受压症状时,应有针对性地向该侧寻找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髓核部分。此外,还必须注意检查后纵韧带,如发现裂口即应加以扩大,以全部摘除突入硬脊膜外腔的髓核及其向远处游走的髓核碎片,使脊髓获得了充分减压。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