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1. 适应症

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适用于:

1.上臂型臂丛损伤后,引起控制盂肱关节的肌肉永久性麻痹,导致连枷肩畸形者。

2.控制肩胛骨的主要肌肉——前锯肌和斜方肌正常或肌力4级者,可产生良好的“肩胛胸壁关节”活动,代偿肩关节固定所致的运动限制,并能避免肩胛骨明显的外观畸形。

3.年龄在5岁以上即可做本手术。

4.儿童期肩关节固定的位置,宜外展45°~55°,前屈20°~25°和外旋15°~25°。

2. 禁忌症

当手和肘关节的功能严重受损,且无法进行功能重建者,做肩关节固定则毫无实际意义,不应做此手术。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根据肩关节固定的位置,术前先做肩人字石膏。当石膏定形后剖开取下,以备手术后做外固定之用。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切口

以肩锁关节为中心,做肩外侧纵切口。起自肩胛冈外侧,止于三角肌中下1/3处。

2.显露

切开深筋膜,显露三角肌和肩胛冈。再从肩峰沿三角肌纤维方向分离该肌约4~5cm。如遇旋肱前动静脉,应予以结扎并切断。将三角肌纤维向两侧牵拉,可见肩峰、肩锁关节和肩关节囊。采取骨膜下剥离三角肌起点,使肩峰,锁骨远端1/3和肩胛冈外侧的骨皮质完全显露。切断肩袖肌在肱骨上端的止点,纵行切开关节囊,并使肱盂关节脱位。

3.削去关节软骨和内固定

用骨刀或手术刀削除肱骨头关节面软骨和肱骨大结节处的软骨组织,注意不要损伤骺板,特别是肱骨头内侧骺板与关节面较近,切勿损伤。接着削去关节盂软骨,使软骨下骨质外露。然后,从肱骨头向外下方向插入两根克氏针,经肱骨头、骺板和肱骨上干骺端外侧皮质,于上臂中上1/3侧皮肤穿出,直至克氏针尾端外露肱骨头骨质外0.5~1.0cm。此时,将上臂外展90°,即上臂与躯干形成90°角,并保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紧密接触,再将上臂前屈和外旋各25°,在此位置上,确定头盂紧密接触的情况下,把克氏针插入关节盂内2~3cm固定。

4.闭合切口

由一助手维持肩关节外展90°,外旋和屈曲25°的固定位置,彻底止血,并逐层缝合切口。

7. 并发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10. 术后护理

肩关节内关节固定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应用肩人字石膏固定,保持肩关节外展90°,外旋和前屈各25°。

2.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当肱盂关节坚强融合后,方可去除石膏外固定。通常需要10~12周。拆除石膏后坚持功能练习,使肩胛骨-胸壁运动范围增大,改善上肢功能。

11. 注意事项

1.儿童肱盂关节软骨组织丰富,本手术属关节内融合,因此,务必将关节软骨组织去除干净。同时要去除大结节处软骨组织,才能获得牢固的关节融合。

2.本手术不影响上肢发育,但必须注意保护肱骨近端骨生长板不受损伤。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