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49浏览:

1. 适应症

胫骨中1/3较细弱,骨折多发生在这部位。胫骨中、下段交界外血运欠佳,术后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胫骨位置表浅,多数骨折适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只有少数闭合复位失败或不能复位的骨折,或复位后再移位的骨折(如就医晚的骨折、螺旋骨折或长斜面骨折)及神经、血管有损伤的骨折,才需要手术处理。

2. 禁忌症

1、伤员一般情况不好,或并发休克者,必须先行抢救,待休克稳定,一般情况好转后,才能进行手术。

2、如有危及生命的头颅、胸腔或腹腔等重要脏器损伤,必须首先处理,骨折的治疗退居次要位置,可先行临时外固定,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骨折,或采用非手术治疗,尽可能争取较好的复位。

3、骨折局部有超过8~12小时的开放性伤口。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骨折是严重外伤引起的,病人多有剧痛和失血,术前应给予止痛和配血。对一般情况欠佳或已有休克者,应给予输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手术。

2、术前骨折部位应摄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骨折的部位、形态和移位情况,便于决定术式和内固定物。对术中需摄x线片者,应事先通知放射线科及手术室做好准备。

3、术者应提出需用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以免临时准备,延长手术时间。

4、开放性骨折应即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或原为开放性骨折因故延迟手术达2周以上者,应再用抗生素及重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切开复位后需用内固定物或骨移植者,应于麻醉后立即静脉点滴抗生素,以后每6小时1次,共用4次。

6、骨折部位要有足够范围的清洗和消毒准备,参加手术者当日应避免接触化脓伤口,严格执行洗手规程等,以防切口感染。

7、因故需延期手术的病人,应先行牵引,既可复位,又可暂作固定,且能克服软组织挛缩,减少手术时复位困难。

8、需同时植骨的骨折,如延迟手术的骨干骨折,愈合缓慢的骨折等,术后应做好供骨区的准备。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

2、切口:用小腿前侧切口。显露时不要作皮下分离,注意保存软组织与骨膜间的联系,骨膜剥离也要愈少愈好,以保持小腿皮肤和骨折端的血液供应。

3、复位:先由助手将骨折两端的肢体反向牵引,术者用骨膜剥离器撬开骨折端,并进行复位。复位时要注意对准骨的棱角,避免旋转移位。

4、内固定:螺旋折及斜折应尽量采用1~2枚螺钉或加压螺钉固定,这样损伤小,愈合较快。对就医晚及陈旧性胫骨横断骨折,可采用髓内针或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步骤详见内固定术。胫骨中、下段交界处的骨折,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宜施行植骨,以促进愈合。

7. 并发症

骨折。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10. 术后护理

术后即作长腿石膏托固定下肢于膝屈20°位。2周后拆线,改用管形石膏或小夹板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固定期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用髓内针或加压钢板内固定者。术后不用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11. 注意事项

注意安抚患者心理;注意预防感染发生。

12. 手术影响

使骨折的地方复位,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