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近节指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49浏览:

1. 适应症

1、开放性手术伤合并掌、指骨骨折,常于清创修复时行内固定术。

2、闭合性掌、指骨骨折仅在复位失败,或复位困难(如骨折时间过久)或不稳定性骨折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 禁忌症

1、4根掌骨并列,相互之间有肌肉连系无旋转活动,故可用单针贯穿固定,而4个手指各自分开,单根贯穿固定,不易控制旋转活动,宜用双针交叉固定。

2、不稳定型掌骨骨折用单针贯穿固定后,如骨折端不稳定,可自骨折的远折段横向穿入一根克氏针,与相邻的掌骨横向固定。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骨折是严重外伤引起的,病人多有剧痛和失血,术前应给予止痛和配血。对一般情况欠佳或已有休克者,应给予输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手术。

2、术前骨折部位应摄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骨折的部位、形态和移位情况,便于决定术式和内固定物。对术中需摄X线片者,应事先通知放射线科及手术室做好准备。

3、术者应提出需用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以免临时准备,延长手术时间。

4、开放性骨折应即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或原为开放性骨折因故延迟手术达2周以上者,应再用抗生素及重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切开复位后需用内固定物或骨移植者,应于麻醉后立即静脉点滴抗生素,以后每6小时1次,共用4次。

6、骨折部位要有足够范围的清洗和消毒准备,参加手术者当日应避免接触化脓伤口,严格执行洗手规程等,以防切口感染。

7、因故需延期手术的病人,应先行牵引,既可复位,又可暂作固定,且能克服软组织挛缩,减少手术时复位困难。

8、需同时植骨的骨折,如延迟手术的骨干骨折,愈合缓慢的骨折等,术后应做好供骨区的准备。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右小指近节骨折,指节短缩及成角畸形。

2、伤指的正位、斜位X线片示骨折及错位情况。

3、小指近节尺侧纵切口,显露骨折端。

4、清理骨折端组织,直视下复位骨折。

5、用克氏针作交叉固定。

6、X线片示骨折固定情况。

7、闭合伤口,以石膏托做外固定,至骨折初步愈合。拔除克氏针前即可开始练习活动。

8、环指近节指骨大斜形骨折,单纯用外固定治疗,容易发生缩短畸形愈合。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如设备良好,有X线透视机、微型电动或气动钻等,也可行闭合复位及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注意勿伤及指神经、血管、屈伸肌腱等。

9、环指近节侧方正中切口。

10、显露骨折。勿过多分离指伸肌腱。

11、在直视下复位骨折。横穿两枚克氏针固定骨折。闭合伤口。X线片证实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良好。以外固定制动伤指4周,开始保护性关节活动直至骨愈合,拔除克氏针。

7. 并发症

可并发正中神经伤和屈指肌腱断裂。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10. 术后护理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一般常用各种类型的石膏作外固定。石膏固定完成后,应待其干燥硬固后,始可搬动病人。

2、抬高伤肢,密切观察肢体的血运和指(趾)的活动,如有异常情况,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为外固定太紧应立即放松;如有神经受压,要及早解除压迫。

3、在指导下,鼓励病人应尽作伤肢肌肉和关节的功能锻炼。

4、术后24~48小时拔出负压引流管。术后10~14日拆线。

11. 注意事项

1、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消毒铺巾后用护皮膜或消毒“袜套”保护切口,使切口与周围皮肤隔离。尽量避免手指接触切口或伸入关节内,以防污染。

2、如无禁忌,术中应当使用充气止血带,使出血减少,解剖层次清楚,便于手术进行。但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松开止血带后要仔细止血。

3、骨折端复位后,缝合切口前应检查骨折端对位情况。关节内骨折应摄片检查,如发现复位不满意,应重新复位及内固定。

12. 手术影响

指骨骨关节愈合良好,能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