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脊椎窦道清除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49浏览:

1. 适应症

符合以下的条件可考虑手术:

1、椎体破坏明显,有死骨、干酪物质、或流注脓肿;

2、窦道继发感染得到控制,全身不发热、局部脓液少,细菌培养2~3次均阴性者;

3、窦道引流通畅。

2. 禁忌症

1、施术椎节有病变者:例如椎节感染、椎节终板硬化及肿瘤等。

2、其他:指年迈体弱、难以承受手术及精神状态欠佳、术后难以合作者。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抗结核药物:选择对结核和混合感染同时有效的药物和利福平、奥福星和环丙沙星等制定方案。联合用药2~3个月。

2、窦道造影:明确窦道的方位,窦道死腔的大小及其与骨病灶和内脏器官关系,为手术设计提供参考。

3、保证窦道引流通畅,控制继发感染: 手术前扩大窦道,或窦道缩短术保证窦道引流通畅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局部勿用药物冲洗,以免表浅的化脓菌进入病灶深处。

4、全身支持疗法以改善病人一般状况,增强抵抗力。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体位:根据骨病灶和窦道的部位而定。

麻醉:全麻。

操作步骤

(1)切口:取决于骨病灶的部位,参考有关章节。窦道最好单独作一切口,尽可能切除窦道口皮肤,皮下,搔刮窦道壁,这些软组织病理切片证明在80%病例中有结核病变,放手术时应加以切除。

(2)显露病灶与:窦道壁相邻的组织或器官如腹膜、肠管、以及神经和血管等一般粘连紧密应小心予以剥离分开,避免损伤,彻底清除骨病灶和窦道中的死骨、干酪、肉芽以及瘢痕组织。应完善止血,用大量盐水或抗菌素溶液冲洗。用可吸收线缝合创口尽可能不留下死腔,必要时用带蒂的肌瓣填充下。病灶放置硅胶管负压引流,皮下放橡皮片引流是防止感染以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7. 并发症

血尿:提示可能有输尿管损伤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0. 术后护理

1、继续服用抗结核1年左右。根据术前普通细菌培养药物试验,选用抗感染药物持结4~6周。

2、皮下橡皮片引流于术后48~72小时拔除;病灶引流管视局部情况可保持至72~96小时后拔除。

11. 注意事项

1、途径的选择 病灶在胸椎者经胸膜外为妥,腰椎或腰骶椎选用腹膜外途径。

2、较彻底清除骨病灶中死骨、肉芽和干酪特质,尽可能消除窦道的残腔。

3、术毕应完善止血。

4、放置闭式引流,采用可吸收线缝合。

5、围手术期采用化脓菌敏感的药物4~6周左右以防潜在化脓菌再发。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