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49浏览:
次
Hibbs法及其改良式融合术适用于:
1、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病变节段的脊柱表现不稳,或某些不需要作病灶清除术可直接应用植骨融合术者。
2、脊柱骨折脱位不稳定,或经过非手术治疗后出现临床不稳,经常疼痛而影响生活和劳动者。
3、腰椎畸形,经器械矫正后,为保持其骨性稳定,常在内固定的同时行植骨融合。
4、某些腰椎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后,或原有腰椎不稳,宜施行椎间植骨融合术。
5、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下腰椎不稳定者。
1、椎体的病变尚未静止,椎间隙狭窄,椎骨结核有死骨脓肿病灶。
2、颈、胸、腰椎椎体结核,未做病灶清除。
3、椎间盘后路手术,前椎板切除减压范围过大者。
4、脊柱骨折脱位 经非手术治疗疼痛缓解者。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根据不同病变作相应的术前准备,如结核、骨折脱位术前必须做出准确定位,尤其是无棘突畸形者,术前应行C臂X线机透视定位。
1、暴露棘突、椎板和关节突时,必须做骨膜下剥离;残留于椎板,关节等间隙的肌肉和韧带纤维组织务必清除干净,避免骨移植物与骨床接触不紧密,影响骨性愈合。
2、在棘突、椎板凿成骨片或鱼鳞面时需达松质骨,翻转骨片相互重叠,移植骨需将松质骨面与翻转骨片面相互紧贴,以保证植骨的融合。
3、术中椎管内容损伤 这是操作不慎所致并发症,只要仔细操作,极少发生。
4、术后卧于石膏床上或硬板床上3个月,经X线片证实植骨融合后,方可在腰围或支具保护下离床活动。
5、如术后负重训练,腰部仍有疼痛,应观察侧位伸屈动力位X线片,确定是否有假关节形成,如发现有可再观察一个时期或再次植骨手术,假关节形成的原因有:
①植骨床准备不充分,植骨不紧密或植骨量不足;
②离床下地负重过早,使植骨融合的节段长期处于非制动的动态条件下,直接影响植骨融合。
可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但一般以全麻为主。常见俯卧位。
1、切口
以病变部位棘突为中心,作腰部后正中切口。其长度依手术需要而定。
2、椎板和关节突关节的显露
切开皮肤及深筋膜,自棘上韧带一侧纵行切开腰背筋膜并深及肌肉,用骨膜剥离器自棘突、椎板作骨膜下骶棘肌剥离,填塞干纱布条压迫止血。同法剥离对侧。以自动拉钩牵开已剥离的肌肉,显露棘突、椎板和关节突关节内侧部分。
3、植骨床的准备
根据病变和融合范围,采用弧形骨凿或小型平凿凿去上位椎节的部分下关节突,并将关节突关节处软骨面作部分切除显露出新骨面。自棘突、椎板和关节突关节造成鱼鳞状骨片达松质骨,再将骨瓣反转使松质骨面向上,鱼鳞状骨片相互重叠。
4、植骨
取自体髂骨制成骨片或骨条,纵行覆盖其上,或将已显露的棘突、椎板和关节突凿成粗糙骨面,将骨移植物修剪成火柴杆状,铺在植骨床表面。
5、固定
根据病变的原有稳定性,可酌情使用内固定。目前以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最为常用且有效。
植骨不愈合或假关节形成为后期并发症之一,实际上是植骨融合手术失败。其原因包括:植骨床准备不充分,植骨不紧密或植骨量不足;离床下地负重过早,没有给骨融合提供稳定的环境,使植骨融合节段长期处于非制动的动态条件下,直接影响植骨融合。
暂无可参考资料。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1、行内固定者,术后1周可下地(但建议术后卧床最好2个月,可能更好),否则术后需卧硬板床上3个月,经摄片证实植骨融合后,方可在腰围或支架保护下离床活动。
2、术后经负重训练,腰部仍有疼痛,则应观察侧位伸屈动力位X线片,确定是否有假关节形成。
暂无可参考资料。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