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内痔外剥内扎切除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9 16:14浏览:

1. 适应症

1.脱垂内痔须手法复位者或经常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即三、四期内痔)。

2.经注射疗法或其他非手术疗法,疗效不满意的内痔。

3.内痔兼有息肉、肥大乳头或肛瘘时。

4.混合痔。

2. 禁忌症

1.内痔伴有急性感染、溃疡、坏死或栓塞等并发症,手术暂缓进行。

2.继发性内痔,如门脉高压症、心力衰竭所致者,须治疗原发病因,不宜做此手术。

3.妊娠不宜做此手术。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少渣饮食1~2d。

2.手术区剃毛。

3.术前排尽大、小便。

4.必要时术前晚灌肠。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麻醉后用组织钳夹住痔块部位皮肤,向外牵拉,显露内痔。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用小剪刀做V形切口,注意只剪开皮肤,不要剪破痔静脉丛。

2.夹取皮肤,用包有纱布的手指钝性分离外痔静脉丛,沿外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并将痔块两侧黏膜切开少许,充分显露痔块蒂部和内括约肌下缘。

3.用弯血管钳夹住痔块蒂部,在蒂上用7号粗丝线结扎一道,再贯穿缝合结扎一道,防止结扎不牢出血,最后剪除痔块。若痔块较大,也可用2-0号铬制肠线连续缝合痔块蒂部。皮肤切口不必缝合,以利引流。

4.用同法切除其他两个母痔。一般在切除的两个痔块之间,必须保留一条宽约1cm的正常黏膜和皮肤,以免发生肛门狭窄。创面敷以凡士林纱布。

7. 并发症

1.创面出血

常在术后24h内发生,多由于止血不彻底或打结不牢滑脱所致。后期继发性出血常见于术后7~10d,多由组织坏死或缝线脱落所引起。

痔术后早期出血常不易早期发现,因肛管括约肌的作用,血液多向上反流入肠腔,而不流向肛门外,故临床上不能发现“染红敷料”的现象。因此,这种“隐性出血”常不易早期发现。下列现象可能是“隐性出血”的早期征象:①有急迫便意,阵发性肠鸣及下腹痛;②病人有头昏、恶心、出冷汗及脉快等虚脱症状。出现上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直肠指诊或镜检,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止血措施:①用气囊压迫止血;②若无气囊,可用30号肛管,外裹凡士林纱布,两端用丝线扎紧,外面再涂麻醉软膏,塞入肛门内做压迫止血。最后用宽胶布拉紧两侧臀大肌协助止血。一般用此法都可止血。如不能奏效,则需在麻醉下手术止血。

2.肛门狭窄

不常见。一次切除3处痔核以上,或多次手术后则可发生。常见的原因有:肛缘皮肤切除过多,或皮肤创面过大而致瘢痕挛缩。如已发生,需定期用手指扩张肛门。

3.肛门失禁

切断或损伤肛管括约肌可以导致肛门失禁。肛管放置过久,甚或超过48h者,也可引起暂时性的肛门失禁。观察6个月而失禁情况仍未改善者,均需手术修补。

4.有关创口并发症

①创口感染不少见,严重者可扩散至肛管周围蜂窝组织而导致脓肿。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有防止感染的作用。如已有感染,可用抗生素控制。②创口水肿:可做热敷或50%硫酸镁湿敷。③皮赘:因肛缘皮肤水肿、感染或纤维增生所致。伴有症状者需手术切除。

5.尿潴留

这是痔或其他肛管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①腰麻后膀胱神经失调;②肛管括约肌痉挛的反射;③肛管局部的直接刺激。预防尿潴留可采用下列措施:①指导病人在术前及术后当天的12h内要限制饮水,以造成轻度失水状态。Marti建议术中静脉输液限制在100ml。有人认为这是预防尿潴留一条很重要的措施,因在麻醉消失前,膀胱过早膨胀,常致尿潴留;②术后镇静剂不能用得过多;③早期起床活动;④最好采用局部麻醉;⑤肛缘皮肤伤口尽量不缝合,术后直肠内尽可能不要放肛管或大块纱布做压迫止血用,可减少术后疼痛及反射性尿潴留;⑥首次排尿应争取去厕所小便,引起条件反射。如术后6~8h仍未能自行排尿,可给胺甲酰胆素0.25mg皮下注射。术后12h仍未能排尿者须导尿。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暂无可参考资料。

10. 术后护理

1.术后流质饮食1d,以后可更换软食或正常饮食。

2.术后3d起每晚服液体石蜡20~30ml,使粪便软化,以减轻排便对创面的损伤。

3.出院前做直肠指诊,以明确有无肛门狭窄或失禁。

11. 注意事项

1.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不宜切除过多,以防肛门狭窄。

2.将混合痔外痔部分钝性剥离至内痔处,一般不会有出血。

3.痔块蒂部应做双重结扎,因痔蒂部较宽,加上7号线较粗,一道结扎常不牢靠。

4.两个创面之间应留有皮桥,以防肛门狭窄。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