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7:38浏览:

1. 适应症

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一经确定,而无禁忌证者,均可手术。手术的适宜年龄为2~6岁。

2. 禁忌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详细体格检查和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及排除心脏的其他畸形。

2.如有心力衰竭,应先予纠正;如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应在炎症控制2~3个月后手术。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一)动脉导管结扎术适于年幼儿童,导管细长,壁柔软,弹性大,未发生细菌性感染者。

1.切口: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进胸。

2.将左肺下叶向前下方牵开,显露由左肺动脉、膈神经和迷走神经所构成的导管三角区。在此区内可扪及连续性震颤。

3.于膈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纵行剪开纵隔胸膜,即可显露主动脉肺动脉间的导管。

4.游离导管上下端的主动脉,分别安放阻断带。

5.仔细分离出导管的前面及上下缘,再钝性分离其后壁操作中应避免伤及左喉返神经。使导管有足够的结扎长度。

6.用手指压住或以导管钳钳夹动脉导管10分钟左右,进行阻断试验。如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增快,心率不齐、肺动脉压升高,则不应关闭导管。反之,手术可以继续进行。

7.在小直角钳的引导下,经导管后壁套过两根10号丝线。麻醉师将血压降至8N10kPa后,先结扎导管的主动脉端。应逐步缓慢收紧结扎线,直至肺动脉端震颤消失,再稍加缩紧即可,然后再结扎肺动脉侧。也可在两线之间再贯穿缝扎1针。

8.缝合纵隔胸膜。安放胸腔闭式引流。吸痰、张肺。缝合胸壁切口。

(二)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适于年长儿童,导管粗而短,分流量较大或有感染的导管。

1.切口: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进胸。

2.将左肺下叶向前下方牵开,显露由左肺动脉、膈神经和迷走神经所构成的导管:角区。在此区内可扪及连续性震颤。

3.于膈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纵行剪开纵隔胸膜,即可显露主动脉肺动脉间的导管。

4.游离导管上下端的主动脉,分别安放阻断带。

5.仔细分离出导管的前面及上下缘,再钝性分离其后壁,操作中应避免伤及左喉返神经。

6.主动脉侧安置Potts-Smith钳;肺动脉侧安置2把动脉钳

7.边切开导管,边将主动脉侧连续往返缝合。

8.用同样方法缝合肺动脉侧。

  

7. 并发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10. 术后护理

1.观察并处理心力衰竭。

2.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体温正常3~4天后停药。使导管有足够的结扎长度。

11. 注意事项

暂无可参考资料。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