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5 07:33浏览:
次
①局灶性非浸润癌、Ⅰ期乳癌,也有用于Ⅱ期乳癌的治疗。但以小病灶较为合适;
②乳房与腺体比例适宜,切除后不会明显影响乳房外观;
③乳房内仅有散在丛状微小钙化灶,局部切除能切净者;
④根据术前乳腺X线片,胸片、骨扫描、B超等检查,能排除乳腺多发病灶或远处转移者;
⑤病人明确要求保留乳房,并能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和随访者。
有以下情况则不宜施行该术:
①合并妊娠;
②原发癌2个或以上,尤其分别位于不同象限者,乳腺X线片显示多部位微小钙化;
③病理检查显示广泛管内癌病变;
④病变位于乳腺中心区,特别是接近乳头部位者,手术难以保留乳头;⑤乳房区曾作过放疗者不宜本术,以避免局部过多照射;
⑥全身性疾病术后难以耐受放疗;
⑦小乳房、大肿瘤,术后难以保持乳房外形美观;
⑧活检后再手术切除,其切缘仍阳性;
⑨肿瘤>4cm 其中前3条为绝对禁忌证,后6条为相对禁忌证。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1.术前体质较差者,如贫血,术前应予以纠正,以增强机体的耐受性。
2.癌肿较大,手术切除后,估计不能对边缝合者,须准备供皮区,准备植皮。一般取患侧的股内侧皮肤,故患侧股内侧须备皮。
3.有资料统计,术后3~5天开始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4.炎性乳癌或巨大乳癌患者,可以先行放疗,使癌肿缩小以后,再行手术治疗。
5.妊娠期乳癌,需中止妊娠,因妊娠可以促进乳癌的发展。
6.术晨禁饮食。
7.患侧胸壁、上臂的上1/3、腋窝及上腹部备皮。
1.病人清醒以后,血压平稳,可取半坐位,以利于腋窝引流。
2.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数量,一般术后5天无增加可以拔除。
3.一般术后5天更换敷料,查看刀口,过早可影响皮瓣和胸壁之间的愈合。
4.全身、联合、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5.术后5~7天,可以开始锻炼上举患侧上肢,以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6.术后7~9天拆线。
暂无可参考资料。
暂无可参考资料。
暂无可参考资料。
1.平卧位,用纱袋压迫患侧24~48小时,上肢略抬高。
2.如用全麻,待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3.凡肿瘤溃破感染者,应投放抗生素。
4.术后24~48小时拔去引流,7~10日拆线。
1.根据病变性质决定是否作皮下脂肪切除。切除时注意皮肤血运,防止术后皮肤坏死。
2.术中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不能定性乾,一律摘除,注意保护腋血管和神经,防止损伤。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