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改良的Stanisavljvic手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1:59浏览:

1. 适应症

一旦确诊为先天性髌骨脱位,即应尽早进行手术复位。

2. 禁忌症

1、因本手术切口较大,6个月以下的婴儿对手术耐受性较差,暂不手术。

2、全身情况不良手术区域皮肤不健康有感染病灶。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详细检查全身情况,术前3d开始准备皮肤。

2、配血150~300ml。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切口

从股骨大转子下方4cm开始,经大腿外侧向下至股骨外髁前方,弧形越过膝关节平面,止于胫骨内踝下方4~5cm做一切口。

2、松解膝外侧挛缩组织

切 开皮下组织,紧贴深筋膜游离并显露股四头肌、髂胫束、脱位的髌骨、膝关节内外侧及胫骨内上方。广泛切除挛缩的髂胫束,将切下之髂胫束用湿盐水纱布保存。从 外侧间隔钝性分离股外侧肌直至股骨。遇有股深动、静脉分支,予以结扎。切除挛缩的外侧肌间隔。沿脱位的髌骨外侧切开关节囊、髌外侧支持带及一切与髌骨外侧 相连的纤维束带。

3、骨膜下推移旋转股四头肌

外侧肌间隔前方1cm处,纵行切开骨膜,沿骨膜下向前内方剥离,将整个股四头肌伸膝结构(包括髌骨)向内旋转至正常解剖部位。如内旋困难,可在股骨远端骨骺的近端,沿膝前方切断骨膜。骨膜下剥离使股四头肌伸膝结构内旋效果好、手术出血少、术后粘连少。

4、髌韧带成形

纵行劈开髌韧带,在胫骨结节处切断髌韧带的外侧半,经髌韧带内侧半深面拉出外侧半髌韧带,并将它尽可能缝至内侧副韧带的胫骨附丽处。

5、加强髌骨内侧结构

沿 髌内侧切开关节囊及滑膜,探查膝关节,如有病变给予相应处理,缝合滑膜。Ⅰ形切开髌前骨膜,并凿一个浅骨槽。将半腱肌转移至髌骨内上方并与骨膜缝合,使其 贴附于骨槽内。将松弛的股内侧肌向下方推移,缝于髌骨的外下缘。紧张的股外侧肌从髌骨外上方附丽处切断向近侧推移2~3cm缝合。将髌骨内侧缘与最内侧的 关节囊缝合。再将内侧关节囊向外覆盖髌骨缝于髌骨外侧缘。

10、6 6.缝合

因股四头肌向内旋转和髌骨复位后所产生的膝外侧组织缺损,只要滑膜完整无缺损,均不需修补缝合。若滑膜缺损大无法缝合时,可用取下之髂胫束修补。分层缝合皮下、皮肤。伤口放引流条,多量敷料包扎。

 

7. 并发症

改良的Stanisavljvic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髌骨再脱位。其发生原因为:①膝外侧松解不彻底;②股四头肌向内旋转不充分;③髌韧带方向异常纠正不足;④松弛的髌内侧结构加强不足;⑤合并的骨性畸形未纠正。遵守上述手术注意要点和操作规程,术中认清病理改变并给予彻底矫正即能预防此并发症。应尽早进行手术,年龄小,手术矫正容易。效果较好。年龄大,继发畸形严重,手术难度大,必要时应行骨性手术矫正。14岁以后可做胫骨结节内移术纠正其力线。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10. 术后护理

长腿管形石膏固定患膝于功能位。术后48h拔引流条。术后6周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

11. 注意事项

1、彻底松解膝外侧挛缩软组织和骨膜下剥离、充分向内旋转股四头肌和髌骨,是复位髌骨的先决条件,如松解不彻底或内旋股四头肌不够,均可造成再脱位。

2、髌韧带成形重新改变其牵拉方向和内侧关节囊向外重叠缝合、转移半腱肌、向外下方推移股内侧肌加强髌内侧牵拉力量,是维持已复位髌骨的重要保证。

3、年龄较大,膝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较重者,术中应游离松解腓总神经,以防腓总神经损伤。若软组织手术不能解决其骨性畸形,则应做胫骨上端截骨术矫正。

4、手术显露较广,术中应注意彻底止血,并放引流条,以防血肿形成。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