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1:35浏览:

1. 适应症

老年人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容易激发肩关节周围炎,功能恢复不良,手术与否应慎重考虑。其他的适应症如下:

1、移位明显的内收型骨折,关节囊或肱二头肌腱夹在两折端之间,阻碍手法复位者。

2、有移位的外展型骨折,并发大结节骨折,并有碎骨片嵌于肩峰之下,影响外展功能者。

3、有移位的内收型骨折,外展型骨折或骨骺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4、骨折已2~4周,但复位不满意者。

5、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者。

2. 禁忌症

1、伤员一般情况不好,或并发休克者,必须先行抢救,待休克稳定,一般情况好转后,才能进行手术。

2、如有危及生命的头颅、胸腔或腹腔等重要脏器损伤,必须首先处理,骨折的治疗退居次要位置,可先行临时外固定,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骨折,或采用非手术治疗,尽可能争取较好的复位。

3、骨折局部有超过8~12小时的开放性伤口。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骨折是严重外伤引起的,病人多有剧痛和失血,术前应给予止痛和配血。对一般情况欠佳或已有休克者,应给予输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手术。

2、术前骨折部位应摄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骨折的部位、形态和移位情况,便于决定术式和内固定物。对术中需摄x线片者,应事先通知放射线科及手术室做好准备。

3、术者应提出需用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以免临时准备,延长手术时间。

4、开放性骨折应即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或原为开放性骨折因故延迟手术达2周以上者,应再用抗生素及重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切开复位后需用内固定物或骨移植者,应于麻醉后立即静脉点滴抗生素,以后每6小时1次,共用4次。

6、骨折部位要有足够范围的清洗和消毒准备,参加手术者当日应避免接触化脓伤口,严格执行洗手规程等,以防切口感染。

7、因故需延期手术的病人,应先行牵引,既可复位,又可暂作固定,且能克服软组织挛缩,减少手术时复位困难。

8、需同时植骨的骨折,如延迟手术的骨干骨折,愈合缓慢的骨折等,术后应做好供骨区的准备。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伤侧肩部垫高30°。

2、切口、显露:用肩关节前侧显露途径,弧形切开皮肤。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分开,将三角肌向外侧拉开,即可显露肩关节前侧。然后,循肱二头肌腱长头向上分离,即可显露骨折端。

3、骨折复位:骨折近段多呈外旋、外展移位,骨折远段呈内收、向上移位。故助手应握伤肢向下牵引,并旋转上臂,对准结节间沟后,术者用骨膜剥离器插入骨折端间撬开,利用杠杆作用使骨折端复位[图1 ⑴]。如复位有困难,特别是就医晚的伤员,应适当分离周围组织,清除两折端间的瘢痕和骨痂后,再进行复位。复位后助手继续牵引,或用巾钳夹住骨折端,维持对位。

4、内固定:复位后可用1~2枚螺钉或钢针,自骨折线下2~3cm的肱骨外侧,斜向肱骨头钉入。如骨折不稳定,稍一活动即可发生移位者,应切断部分三角肌,显露肱骨大结节,选长度合适的髓内钉固定[图1 ⑵]。如有肱骨头骨骺分离,应改用1~2支克氏针固定,以减少对骨骺的损伤。

7. 并发症

感染:如不注意卫生或抗感染不及时容易引发伤口感染,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10. 术后护理

术后用外展支架将伤肢固定于外展前屈位3~4周,以后逐步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11. 注意事项

1、用螺钉作内固定时,螺钉应有足够长度;亦可用松质骨螺钉,以便牢固固定骨折段。

2、用克氏针作内固定时,应在肱骨外面留0、5~1、0cm的针尾,并弯成钩形,以免针尾全部进入骨内,将来取针困难。

3、骨折并发肱骨头脱位的病人,切开复位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切开关节囊和分离附着于大结节的软组织,以免损害肱骨头的血液供应。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