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Crohn病的末端回肠及右侧结肠切除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6:12浏览:

1. 适应症

Crohn病的末端回肠及右侧结肠切除术适用于:

1.局限性肠炎(Crohn病)在下列情况下适宜于手术治疗 ①合并大量出血或穿孔;②严重中毒症状;③急性腹痛,不除外外科急腹症时;④经长期内科治疗无效合并肠梗阻、内瘘形成及严重的肛周病变者以及肠外瘘及腹腔感染性包块时。如病儿因本病致生长发育迟缓,建议在儿童时期尽早施行手术。

2.溃疡性结肠炎下列情况下适宜于手术治疗 ①经系统内科治疗1年以上仍无效者;②合并大出血、肠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③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时;④病程较长,疑有恶性变时;⑤本病同时有关节炎、脓皮病、虹膜炎等全身性并发症者;⑥患本病的儿童生长发育停顿者。

术前经过各种检查后,根据病变的特点,按照下列原则,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①对于局限性肠炎,如出血、穿孔波及的范围不大,不属于多发性病变时,且病儿一般情况好,可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如病变在回盲部或右半结肠,为防止一期术后吻合口瘘,多主张切除右半结肠后做回肠及横结肠造口术。只有广泛的结肠病变时才选择全结肠切除或次全结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②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如病儿一般情况不好,不能耐受大手术时,先行回肠造口术,待症状缓解、病情好转后再行肠切除术。对婴幼儿病例行结肠次全切除及回肠造口术。

2. 禁忌症

1.高龄、体弱,伴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无法耐受经腹手术者。

2.伴肝和(或)肺伴广泛转移;腹腔内广泛播散;局部广泛浸润累及输尿管、十二指肠,髂血管等器官或重要结构者。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感染性肠道疾患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或出现并发症时,除急诊手术外,一般在手术前先做必要的消化道检查(如钡餐、钡灌肠、纤维肠镜等),了解病变的性质及侵犯的范围,以便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2.积极地改善病儿的一般状况 如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或严重中毒症状,包括输血、输液、输注血浆及白蛋白等。

3.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应用肠道抗菌剂,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

5. 术前注意

麻醉和体位

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仰卧位。

6. 手术步骤

1.切口 脐下右侧的横切口或右下腹腹直肌切口。

2.探查小肠及结肠,了解受累肠管的范围(本病最常见的部位是末端回肠)、病变肠管肥厚狭窄,有或无瘘管形成。

3.距病变近端5cm处钳夹切断回肠,游离升结肠,切开升结肠外侧腹膜,直达右曲。以丝线结扎血管,切开升结肠系膜,结扎右结肠动脉及回结肠动脉,在右曲附近钳夹切断结肠,然后将受累肠管、升结肠及末端回肠一并切除。

4.将末端小肠与结肠做端端吻合,以2-0丝线间断全层缝合,外加浆肌层缝合。然后以丝线间断缝合系膜裂孔。

7. 并发症

1.病儿一般情况较差时,做全结肠切除及部分小肠切除可能难以耐受,发生创伤性休克及失血性休克,或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而发生切口崩裂。

2.局限性肠炎的病例应彻底切除病变,否则易引起吻合口瘘形成,或短期内复发甚至癌变,给治疗带来新的问题。

3.术后腹腔或切口感染、感染性肠疾患合并内瘘、穿孔时,已严重污染腹腔,甚至已形成弥漫性、局限性腹膜炎及腹腔脓肿,因此术中除切除病变肠段外,尚应清除腹腔内其他病灶及引流腹腔,积极抗感染治疗。

4.病变复发,应及时采用非手术疗法,有并发症时再次手术。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10. 术后护理

Crohn病的末端回肠及右侧结肠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术后常规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经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行全胃肠道外营养。补充足够热量及蛋白质,增加愈合能力。

2.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做好回肠造口的护理,因回肠造口后,粪便较稀,易致造口周围皮肤糜烂。除及时更换敷料外,造口周围可用氧化化锌糊膏或甲紫糊膏涂布。如已糜烂,应予暴露,用红外线照射,加速愈合。必要时服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减少排便次数。一般半年后会逐渐适应。

11. 注意事项

1.有合并症的感染性肠疾患,病情危重,一般状态差,故术中应根据病儿的全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否则可导致严重后果,如休克、吻合口瘘、感染扩散,甚至死亡。

2.病变必须彻底切除,有怀疑时应及时做病理检查,切除不彻底可导致吻合口瘘发生。

3.对危重病儿,在术中应注意及时、足量输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