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2 08:39浏览:
次
所需皮片较大,可用滚轴刀切取皮片。适用于切取薄断层或中厚断层皮片。
1、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病及糖尿病患者不能承受手术者。
2、身体内有潜在感染病源者。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1、改善全身情况 如病人有贫血、血浆蛋白过低、脱水等情况,须先行治疗。
2、肉芽创面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包括通畅引流,勤于更换敷料及盐水湿敷(一般湿敷2~3日),适当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待肉芽色泽新鲜红润,质地坚实无水肿,分泌物少,周围创缘无炎症现象,方能进行植皮。如肉芽组织高者可行削除。
3、新鲜创面应按清创步骤进行处理,使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和坏死组织,边缘修剪整齐。
4、供皮区应于手术前1日剃毛,用肥皂水刷洗,擦干后用酒精涂拭,以无菌巾包扎,不能用烈性杀菌消毒剂(如碘酊等),以免损害表皮,降低皮片活力。手术时用1∶1000硫柳汞酊与75%酒精作皮肤消毒。
暂无可参考资料。
供皮区消毒、铺单。皮肤表面和滚轴刀上涂以石蜡油,便于取皮时进刀光滑。
在滚轴刀上调好皮片所需厚度。助手用手将供皮区展平。术者以取皮刀与皮肤面呈20-30度角下刀,开始做拉锯式动作取皮。
因取皮刀不能精确地控制取皮厚度,在取皮过程中还应随时注意所取皮片的厚度。皮片过薄时,应加大刀与皮面角度及增加按压力量,或调节刀片厚度钮。若皮片过厚,则应减小刀与皮面的角度及减小压力,以达到所需厚度。供皮创面上有密密麻麻的点状出血,表明所取皮片为厚断层。
按所需修复创面的面积,切下皮片。创面出血点已融合成片。
擦净供皮创面出血。用油纱、纱布及棉垫覆盖创面,加压包扎。若无特殊情况,保持敷料干燥,勿移动,3-4周后供皮创面可愈合。
感染、肢体压伤。
暂无可参考资料。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饮酒。
1、抗菌药物和镇静止痛剂的应用,以及补充营养等,与一般手术相同。
2、植皮区应抬高,保持回血通畅,防止水肿。
3、无菌创面植皮后,一般于8~10日首次更换敷料,观察皮片生长情况。成活者色红润;如有血肿、水泡等,应拆除缝线予以引流,再持续加压包扎至10~14日。
植皮后如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伤口剧痛、局部腐臭、淋巴结肿大等感染征象时,应立即松解绷带检查。确有感染时应即予引流,间断更换敷料,继续固定,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严密观察皮片生长情况。
4、腔穴内植皮多属污染手术,应略提前在术后5~7日更换敷料,并注意放入支撑物保持腔穴稳定,继续支持固定皮片。
5、肉芽创面植皮,应于术后3日更换敷料。如脓液不多,可不动接触创面的一层纱布,使皮片不致移动或脱落。待1周后皮片生长稳定,方可除去底层纱布。如有脓液,应在泡湿底层纱布后仔细去除。重新更换。
6、供皮区一般可在2周后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切取表层皮片者,在7~10日后(切取中厚皮片者在2周后)可见上皮重新覆盖创面。如无感染征象,不宜过早更换敷料。
1、止血要彻底,否则易致皮片下积血,使皮片与创面分离,影响成活。
2、瘢痕切除要彻底,如瘢痕切除不彻底易渗血且血运差影响皮片的成活。
3、皮片移植后,皮片下冲洗是必要的步骤,可将皮片下的血块或污物冲洗出去,提高皮片成活率及降低感染率。冲洗时,先用针尖轻轻挑起皮缘,再用抽满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尖插入皮片下,变换方向缓缓冲洗,然后用纱布轻轻压出盐水,即可包扎。手术时间长者或污染较重的创面可用抗生素生理盐水溶液冲洗。
4、皮片固定要可靠,否则皮片易滑动移位以至无营养来源而坏死。必要时可用夹板、石膏托或石膏绷带固定。
5、包扎压力要适当,压力过小皮片与基底部接触不紧,可影响皮片成活;压力过大,则血管向皮片生长受阻碍,也会造成皮片坏死。
暂无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