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混合痔切除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4:37浏览:

1. 适应症

1、经注射疗法或枯痔疗效后仍反复出血的内痔。

2、内痔脱垂,可以还纳或不能还纳者。

2. 禁忌症

1、内痔并发感染,甚至出现水肿、溃疡、坏死、血栓时,组织脆弱,术中不易缝合,术后缝线也易脱落引起出血,手术区可因感染而增加瘢痕,引起肛管狭窄,应在感染消退后才作手术。

2、因门静脉高压、心力衰竭或下腔静脉受压引起的肉痔,不应切除。

3、妊娠期和月经期不宜手术。

3. 最佳时间

混合痔有很多的危害及潜在危险所以手术越早越好。

4. 术前准备

痔疮只需通过直肠肛管检查即可确诊,一般无需特殊检查,检查只需行一些术前凝血功能以及胸片、心电图等。

5. 术前注意

1、做好全身检查,注意有无妊娠、门静脉高压、腹腔内肿瘤或直肠癌。局部检查应注意括约肌功能有无异常、痔的局部情况及有无动脉搏动等。

2、术前1日进低渣饮食。

3、手术前晚肥皂水灌肠1次。术前2~3小时应清洁灌肠(如能排尽大便,可不灌肠)。

6. 手术步骤

截石位。在外痔部分将皮肤作V形切开,用止血钳或剪刀分离外痔静脉丛至齿线稍上方。再在内痔两缘作尖端朝向内痔上端的八形切口,继续分离内痔静脉丛直至切口上端。以痔核钳或弯止血钳夹住内痔上端的直肠粘膜和结缔组织,用7号丝线结扎加缝扎,剪去内痔静脉丛,用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

7. 并发症

1、出血:内痔术后出血的原因有早期及晚期两种。前者由于线结不紧,滑脱所致;后者发生在术后7~10d左右,由于结扎处感染所致。由于肛管括约肌的作用,血液多向上反流入肠腔,而不流向肛门外,故临床上不能发现“染红敷料”的现象。因此这种“急性出血”常不易早期发现。

2、狭窄:细致的手术操作及早期肛管扩张,可以预防肛管狭窄。狭窄可在肛缘、齿线处或齿线。肛缘处狭窄主要由于肛缘的皮肤及粘膜切除过多,致伤口收缩造成肛缘狭窄。瘢痕处常伴有肛裂,由于排粪时造成撕裂所致。用手法及器械扩肛多无效,常需多次手术治疗。

3、尿潴留:尿潴留是痔或其他肛管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尿潴留。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饮酒。

10. 术后护理

1、手术当日进低渣饮食,次日即可改为普通饮食。

2、如有疼痛,可服用或注射止痛药物。

3、术后常有排尿困难,多系局部刺激或肛门括约肌反射所致,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1.0mg,并在膀胱区放热水袋。如术后12小时仍不能排出,应予导尿。

4、术后2日要控制大便,以后可口服液体石蜡使大便变软,减少排便时疼痛。

5、大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换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

6、创面12~14日可以愈合。如切除较多,有造成狭窄的可能时,应每周扩肛1次,约3~4次即可。

11. 注意事项

1、要有良好的麻醉,才能保证对称良好的缝合和手术成功。

2、采取对称双荷包缝合,间距1cm左右,荷包线牵拉不宜过紧,才能使直肠黏膜切除更均匀。

3、缝合时一定要穿过黏膜下层,针距在0.4cm左右,避免撕脱黏膜致漏针,以致切割不均匀。

4、吻合完毕,应仔细检查吻合口,如有活动出血,予以缝扎止血;无活动出血,也常规行痔好发点缝扎加强。

12. 手术影响

患者可治愈,肛门平整,大便通畅,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