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14:29浏览:
次
1、高、中位型或合并瘘管者。
2、低位型合并瘘管者。
人年龄过大,全身条件差者应填重。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1、摄倒立位骨盆侧位片,从充分的直肠盲端位置确定直肠肛门畸形类型,决定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根据直肠盲端对PC线与I线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⑴新生儿需在生后12~24小时,待吞咽气体到达直肠后摄片。
⑵倒立1~2分钟,按压腹部,使空气进入盲端。
⑶肛穴贴标记。
⑷以耻骨联合为中心摄X线片。
2、术前放置导尿管,作为分离直肠时保护尿道的标志。
3、术前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备血200~400ml。术前12小时禁食。
4、放置胃管。
5、术前1日用氨苄青霉素,50mg~100mg/kg,静脉滴注。
6、术前清洁灌肠(通过瘘管)。
7、术前12小时自瘘管注入1%新霉素液3ml/kg。
8、术前1小时,肌注鲁米那2mg~4mg/kg,皮下注射阿托品0.01mg~0.02mg/kg。
暂无可参考资料。
1、体位、切口
胸膝位或右侧卧位,背前倾,臀垫高。肛门部位作十形切口,尾部作4~5cm长切口,切口下端距肛门缘1cm。
2、分离直肠及瘘管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剪开肛尾筋膜。横断骶尾关节或用组织钳向上掀起尾骨,找到直肠(为便于寻找,可自瘘口向直肠盲端插入肛管),分离直肠后、侧、前壁。仔细分离瘘管,将直肠拉向一侧,触摸尿道内的导尿管,在尿道后辨认耻骨直肠肌,以直角钳挑起该肌并加以扩张。
3、结扎瘘管
如瘘管与尿道粘连紧密,不易分开,可切开直肠盲端,在肠腔内找到瘘口,探清走向后再进行分离,缝扎并切断。
4、拉出直肠
通过会阴切口,于外括约肌中央和耻骨直肠肌环间分离出一隧道,将直肠从此隧道拖出。切除直肠盲端及瘘管,将直肠末端的浆肌层及皮下组织作间断缝合,直肠切缘全层与皮肤间断缝合。完成肛门成形。
5、缝合切口
直肠后放置胶皮片引流,由臀部另口引出。逐层缝合肛尾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1、肛门狭窄;
2、肛门失禁。
1、直肠黏膜脱垂。
2、尿道狭窄。
1、输液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3、肛门部保持清洁干燥。
4、2周后开始扩肛。
1、分离直肠应尽量靠近中线,以避免损伤支配肛提肌的神经。
2、分离瘘管时要仔细耐心,时时注意触摸导尿管,以免损伤尿道。
纠正了肛门直肠畸形,患者可以正常生活。